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在“水”与“法”之间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29日   07 版)

        《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访求能治理洪水之人,经群臣四岳的举荐,于是任用鲧来治水。然而,经过九年漫长的时间,鲧却未能使大水消退,也未能成就治水之功。舜在代帝尧管理国政、巡行四方之时,发现鲧治水无功,于是就将鲧流放到了羽山,鲧也最终死在了那里。

        到了舜为帝之时,举用鲧的儿子禹来继续其治水的事业。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威,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且自身的进退屈伸合于法度,一举一动皆能适宜于事理。他感伤于其父鲧因没有完成治水大业而受了诛罚,于是“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划分九州,并且开通九州的道路,于九州的陂泽储水以备旱灾,度计九州山川所生产的货物,作为贡赋的标准。禹之行迹从冀州开始,然后以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顺序进行治理,各州治理完毕后,又开始治理九山、九川,最终治理水患大告成功。由于在治水及治理国政的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舜最终禅位于禹,成了后来夏代的大禹王。

        鲧由于治水不力而遭流放,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而君临天下,这应该是历史上“水”与“法”(赏罚)之间发生关联的最早的记录。

        其实,在“水”与“法”之间,还可以找到其他一些相关联的事例。

        “法”的古体字为“灋”。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灋”字之所以有“氵”旁,是因为水具有不偏不倚、公平正直的象征意义,所以“平之如水,从水”这一解释符合人们对相对静止的不流动的水的观察经验。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在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技术的古代,山川河流会为人们划定自然的生活范围,水流的界限也会约定俗成被视为一个氏族活动的终点与另一个氏族活动的起点。而要求个人离开所在的氏族,“流放”“放逐”于河流的“那边”,使其自生自灭或处于敌对氏族的范围之内,无异于一种置身于法律保护之外的惩罚,甚至相当于对一个人的死刑宣告,鲧因治水失败而被流放即为明证。

        此外,水还有清除不洁者的作用。秦代有一种刑罚叫“定杀”,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疠者有罪”“定杀水中”的规定,具体做法就是将患麻风病的“犯罪者”活活淹死在水中。

        (《北京青年报》7.24 马建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