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24日 星期六

    正在咬人的蚊子千万别拍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24日   06 版)

      蚊子没有牙齿,它吸血的过程并不是用“咬”这个动作,具体过程是:将刺吸式口器刺进人体皮肤引起损伤,吸取血液的同时,它还分泌唾液来防止血液凝固。蚊子的唾液中含有能够抑制血管收缩、血液凝结和血小板聚集的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注入人体内的“蚊子口水”,会引起人类皮肤局部的过敏反应,使免疫细胞聚集,释放组胺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组胺和细胞因子会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水肿、引起瘙痒和局部炎症反应。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反应的强弱不同,有的人可以毫无反应;大多数人被蚊子叮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风团并伴有瘙痒;而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被蚊子叮咬后,周围的皮肤会释放大量的组胺和细胞因子,从而引起超乎常人的反应如水疱、斑块、瘀斑、肿痛等。另外,搔抓也会使局部组胺过多地释放,增多的组胺会引起更严重的反应。

      如果恰好发现蚊子正趴在自己的皮肤上吸血,是应该立刻拍死它,还是先将其赶走,然后再追杀?建议你最好先轻轻将其轰走,再追踪灭杀。

      一般来说,蚊子在吸血时突然被人拍死、口器还来不及拔出的话,留在皮肤内的口器作为异物,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加重局部的免疫反应,使瘙痒和皮疹更严重。

      事实上,蚊子吸血时刺入我们皮肤的口器,叮咬过程中注入人体的唾液,都是导致人类感染病毒的途径。因此,避免被蚊虫叮咬始终是我们夏日的必修课。

      (《羊城晚报》7.9 陈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