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导致手术中或手术后增加出血倾向。
外科、骨科、妇科等手术,都需要打麻醉,而上肢手术麻醉一般采用颈丛、臂丛麻醉,穿刺部位位于颈部、腋窝;腹部、盆腔、下肢,手术往往都采用腰椎管内麻醉,穿刺针需穿破硬膜腔,此处重要血管神经密布,如果不提前停用阿司匹林,麻醉穿刺处极易形成血肿,压迫神经,产生严重并发症。另外,由于阿司匹林会引起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会使外科手术出血量增加。
一般来说,一个血小板的循环周期大约是1周。因此,如果决定住院手术或择期手术,患者最好在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通常遇到这种情况,麻醉医生也会及时提醒患者或家属。
因此,患者一定不要为了着急做手术,向医生刻意隐瞒服用阿司匹林史,这样不仅对自己身体有危害,而且大大增加麻醉的风险性,容易导致手术出现意外。如果患者病情特殊,不能停用阿司匹林,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短效抗凝药物替代,待手术后病情平稳,再恢复服用阿司匹林。
(《家庭医生报》7.19 郭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