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简化字是在简体字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但简体字在历代手写文献中均有出现,是古代文字的组成部分。比如,“马”的简体形式在东晋王羲之的草书作品中就有出现。
简体字与繁体字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两者并非依次出现,简体字也不都是繁体字的机械简化。简体字出现的时间非常早,部分简体字甚至远早于繁体字。例如“虫”一般被认为是“蟲”的简体字,但实际上“虫”作为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比“蟲”出现的要早得多。
简体字在古代主要是俗字,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的个人信件书写和非正式作品的抄写等。当今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大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简体字,它们的出现时间早且在许多文献中都有使用,是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部分人认为,由于推行简化字,许多人读不了古书,从而阻断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形成“繁体字文化”和“简体字文化”两个断裂的阶段。其实,字形的演变并不会阻隔中华文化的传承。记录中国文化的不只有以楷书为主的印刷作品,也包括手写、手抄等竹牍简帛,还包括镌刻文字的甲骨和青铜器。汉字历史上也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正式字体,还有常用的草书、行书等辅助性字体。
文字形体伴随历史进程而逐渐改变,特别是由篆书向隶书的演变,使汉字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在文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汉字形体的改变并没有隔断中华文明,同理,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形体转变也不会隔断中华文明。
简化字对繁体字的改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形体构造符合汉字的“六书”理论,经常使用的方法有:保留轮廓和特征,如飞(飛)、齿(齒);草书楷化,如长(長)、为(為);换用简单符号,如鸡(鷄)、汉(漢)等。这些简化字符合汉字的构字特点,并通过类推构造了大量的简化字。简化字很容易与原有的繁体字对照起来,经过简单训练阅读经典文献并不困难。因此,简化字是汉字自然发展的结果,具有中国文化的基因,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光明日报》7.11 司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