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滚滚的雷声由远而近。
5月29日下午,在广州从化区水牛岭南麓的中国气象局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引雷试验场内,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正密切关注着大气平均电场监控数据,等待发射人工引雷火箭的最好时机。
“发射!”指令声一出,引雷火箭拖曳着钢丝,直射入空。一道亮眼的光柱瞬间刺破阴云密布的天空,如激光光束般射入地面,雷电研究团队的今年首次人工触发闪电成功实施。
在这个大山里的试验基地,这些研究人员像一群经验老到的猎人,通过人工引雷,让飘忽不定的雷电,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位置发生,用科学的途径分析和研究雷电的本来面目,寻找人类与雷电的相处之道。
在从化区太平镇高田村村民吴术超的印象里,雷电是远比猛兽更可怕的存在。
6月23日,吴术超站在屋顶天台,指了指村内的一片民房,“很多家都被雷劈过”,他家的旧房也曾被雷劈掉一个檐角。
高田村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五月初,村子里就出现了一次“晴天雷”,晴天里响起的霹雳,打在村西山坡上的桉树林。
站在吴术超家的屋顶环视,高田村四周是低矮的山头,村庄在山林之中,房舍旁偶尔冒出几棵挺拔的桉树。吴术超说,屋后山坡上的桉树林,经常成为雷电的袭击对象。广州高温雨水足,桉树生长快,树干往往高出周围的林木,也最容易遭受雷击。指着后山树林中冒出的信号塔,吴术超描述着闪电击中信号塔的情景,爆炸声伴随着火光,“就跟战争片里的炸弹一样”。
广州气象局的资料显示,从化是全国有名的雷电高发区域。吴术超没有统计过从化区上空每年打多少次雷,有过多少次闪电,但在他的印象中,高田村是从化的“雷区”,夏天里每周甚至会有三四天的雷雨天。
吴术超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接收清晰的电视信号,村里的很多屋顶上竖起了鱼骨天线,一根竹竿挑着铝制天线伸向空中。天线搭设的越高,接收的信号越稳定,但电视机也越容易遭受雷击。吴术超家就曾有两台电视先后遭受雷击。
随着雷电防护知识宣传加强,雷雨天拔掉电视插座,成为吴术超记忆中最直接的避雷方式。但随着家用电器越来越多,雷击事件发生的次数并未减少。
吴术超从小就知道雷雨天避免到高大树木下躲雨,但从未想到雷电会在晴天击中自己的亲人:叔叔吴炳文上山查看荔枝收成时,遭雷击身亡。
雷电伤人,在从化区并不是新鲜事。从化区气象局刘挥介绍说,近五年来,从化区每年都有雷电伤人事故发生,有农民在田间耕种时遭雷击身亡,有工人在工地遭雷击受伤,有驴友在山上被雷电击中。但由于闪电伤人属于偶发的自然现象,很少有伤者及家属主动上报,“有很多人迷信,认为遭到雷击属于不光彩的事。”
江浦消防救援站站长陆一曾参与救援因雷击被困的人员。2019年9月,一名驴友在鸡枕山顶被闪电击中,腹部和脚部大面积烧伤。陆一和消防队员轮流用担架将伤者搬运下山,救援时叮嘱消防队员避免在树下行走。
5月29日下午,广州从化区水牛岭南麓的试验基地内,工作人员樊艳峰躬身盯着电脑上的电磁监控数据,等待发射人工引雷火箭的最好时机,喊出“3、2、1”的准备指令。
从下午两点开始,这些试验人员就留意从化区上空聚集的雷雨云,从广州从化区的上空移动,聚拢在雷电野外试验基地的上空,基地的气压不断上升。
这是今年的第一次试验,既是一次人工引雷的时机,对今年刚搭建好的设备也是一次检测。所有试验人员到基地集合,检查调试设备,准备迎接今年的第一次引落地面的闪电。
雷电触发的高度一般在两三百米,从火箭发射到触发雷电,虽然只有两秒的时间,但心理的等待时间格外漫长,“那时候会觉得特别漫长,就想着怎么还没上去。”樊艳峰说,如果火箭未触发雷电,就意味着一次引雷失败,浪费了一颗引雷火箭。
目前我国的人工引雷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年成功率最高达到百分之八十。曾经创造单次雷暴过程,发射11枚火箭,成功引雷10次的最高纪录。人工引雷试验基地自建立以来,截至目前,已成功引雷190多次。
闪电在空中一直以不规则的形状出现,作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的象征。但在雷电野外试验基地,它被驯服成一束光柱直落地面。每年人工引雷的短视频和画面,都会引起网友讨论。
吴术超不了解引雷的具体流程,但想着,能把雷从天上引下来,就意味着可以减少雷电的威胁。
(《新京报》7.9 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