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开始,党和政府开始主导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1年的1.2亿人。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以项目扶贫为主要形式,以工程实施为重要载体。这些做法对我国取得的减贫成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精准度不够导致减贫效率不高。虽然强调到村到户是一贯的,但由于扶贫工作对象大而化之,很多扶贫措施大水漫灌,不少资金都用到了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项目上,减贫效率打了不小的折扣,而且还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提升使第二产业能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并且对劳动力提出更高要求,给减贫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作出的郑重承诺,如何尽快补齐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这块“短板”,事关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中国扶贫开发已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还在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时,习近平就提出“真扶贫、扶真贫”的问题。他后来说:“上面的措施下去了,下面不问青红皂白,最后钱不知道花在哪儿了,甚至搞不好是一个腐败的滋生地了,我一直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省阜平县的扶贫开发进行考察。在调研过程中,他明确提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虽然这次调研中他还没有使用“精准扶贫”这样的表述,但已经有其中的意蕴了。
2013年11月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之行,促使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解决“真扶贫、扶真贫”的问题。后来他说:“到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我感触很深。爬那个山爬了好远,好不容易才到那里。去了以后,一个老太太见了我问,请问你贵姓,你是哪里来的?她不认识我,因为那儿比较偏远,她不看电视,文化也不够。后来,全村乡亲都来了,我一看,人不多,全是‘996138’部队,也就是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这个地方这么偏僻,又是一些老人和儿童,搞什么大事业啊?根本搞不起来。我说,还是给你们搞‘几条腿’来吧——一户养几头黑猪、一头黄牛,再养几只山羊,这总能办得成。老太太、老大爷听了很高兴,说我就要这个。”
就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后,我国的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式的项目扶贫转向精准扶贫推进。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核心的六项机制创新和十项重点工作。围绕这个文件,相关部委出台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等配套政策文件,精准扶贫在实际层面开始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目标实现。
(连载四十二)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