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06日   06 版)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掀开了新篇章,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必然产生历史性影响,带来历史性变化。最集中的影响和变化,就是促进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到党的十九大召开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及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重新审视。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体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判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常态,其主要表现: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拓展,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影响我国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趋势。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期待和企盼也随之提高,而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这说明,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三)历史发展进入重要的交汇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党的十八大之后,是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上承前启后的节点,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四)国际地位和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出3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身影和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比以往更为复杂,“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一些大国对于中国的发展呈现复杂心理,甚至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了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航向”。正是基于这些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

        (连载四十)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