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不仅要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而且要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确保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要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仅要努力做好当前工作,而且要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8月底、9月初,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结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的思考,提出要“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命题。该决定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004年5月5日,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又指出,“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后10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作了全面论述。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将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连载三十九)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