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说与其说是一个文学文本,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文本。由此,古代小说批评成为一种文化诗性批评。与近现代以来逐渐形成的纯粹进行理论阐释和艺术分析的小说批评文本相比,古代小说批评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笔者认为,若要追寻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文化密码,需依赖以下四个维度。
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知识。古代的批评家受影响最深者是经学与史学,故经常通过小说评点来实现对传统经史之学的继承与发扬,或以经解小说,或以小说证经,或以经史注疏方法用于小说批评,使小说批评成为经史传播的新试验场。其次是诗词、中医、兵学、易学、曲学、绘画、书法、音乐、数字、八股文、园林建筑、饮食等传统技艺,对小说批评的渗透痕迹也十分明显。
所孕育的传统文化底蕴。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主要生成了四种批评形态,即史余批评、本事批评、自叙批评、文法批评;产生了五个重要的批评关键词,即叙事、情节、结构、性格、虚构。它们得以触发生成的文化机缘,迁移发展的文化变因,及对小说创作发展的影响,需要在特定评本所存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细密的爬梳探讨。
所崇尚的传统文化精神。古代批评家出身于文人士子阶层,他们将评点行为视作一种人生实践,以此达成对世俗生命的超越;视作一种社会实践,以此喻指刚健有为、积极入世的态度;他们又将评点文本视作一个文化载体,以期起到传播思想、塑造心灵、表达人文关怀的功能与作用。
所反映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家二学”,即儒家、道家、释家和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在批评家与思想家的渊源关系、诸家思想学说对小说批评观念产生的影响、评点文本对这些思想的有意识生发阐说等方面,都与小说理论批评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而清一代文化思潮的递变,如清初实学、颜李学派、乾嘉朴学、道咸经学、晚清新学等,更是推动了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繁荣,并将其推向顶峰。
(《社会科学报》6.17 李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