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

    《 文摘报 》( 2021年06月29日   01 版)

      当“银发浪潮”迎面而来,如何安放2.64亿老年人的夕阳人生,让他们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式养老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医生每天都会来房间量血压、送药,这让我放心多了。以前我自己每顿吃七八种药,总怕吃重吃漏了。”曾宪棣老人住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田庄上养老中心,这既是养老院,又内设了一所一级综合医院,不仅开设有中医理疗馆,还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入院老人床前就能看诊。

      这是兴国县“医养结合”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凭借这一模式,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各地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强管理,有效提升近390万特困老年人供养水平。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说:“2022年底前,确保每个县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优先满足失能特困人员的照护需求。”

      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给予相关补贴是国家又一温暖举措。截至2020年底,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058.9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81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23.5万人;享受其他老龄补贴的老年人25.5万人。各地已普遍建立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有效缓解了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困难。

      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十三五”时期,民政部等部门共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2022年底前,民政部将指导和推动全国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而适老化改造工程是帮助老年人实现安心在家细数年华的重要举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业内人士表示,因居家环境因素造成摔倒的比例高达85%,家庭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据民政部介绍,截至2020年底,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4.74亿元,完成16.3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各地根据改造项目内容的不同,补贴标准从每户1000元到1万元不等,平均每户补贴近3000元。

      “‘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将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对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基础项目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李邦华说。

      (新华社客户端 6.22 高蕾 孙少龙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