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日前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提议以“重建更好世界”计划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出于遏制中国的想法,此方案以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G7领导人承诺将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总价值超过40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拜登希望该计划成为“比中国方案更为优质的选项”。
G7峰会的“替代性”方案对抗“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给发展中国家开了一个空头支票,没有具体目标,根本替代不了“一带一路”倡议。其原因在于: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以来,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有10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相关文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极大地改善和推动了“一带一路”沿途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当地基础设施水平,扩大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从一开始就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与安全条件,一心一意真诚帮助沿途沿线国家和地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西方国家过去曾利用资金来推动受援国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第三,G7基建计划以“绿色发展”为噱头,缺乏精准定位。表面上是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其实质是在这几个发达国家框架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攫取利益,以解决自身发展困境。G7领导人提议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帮助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但私人企业多以赢利为目的,愿不愿意掏出巨额资金进行短期利益不明显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个未知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该基建计划难以落地。
第四,欧盟国家虽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竞争对手”,但也肯定在一些问题上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欧盟在对抗中国方面,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象征大于行动。
G7“重建更好世界”计划几乎是复制“一带一路”倡议,但却是一个很差的复制品,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替代方案。该计划就是为制衡中国而提出的一个公关“大饼”,既有争夺全球投资空间的目的,也有抗衡中国影响力的战略考量,无法真正吸引当地企业和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可能成功。
(《经济日报》6.21 胡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