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茫茫戈壁滩上的守护人

    《 文摘报 》( 2021年06月22日   02 版)

      张建军和陈万英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家在甘肃省敦煌市90公里外的戈壁滩上。从空中俯瞰,夫妻俩的家建在一座黄土夯筑的长方形古城南面,是附近戈壁中唯一一座“现代建筑”。

      这座名为大方盘城的古城遗址和一段长约2公里的长城是张建军和陈万英负责守护的重要文化遗产。作为基层文保员,夫妻俩就像2000多年前的戍边战士一样,在这里“安营扎寨”。

      大方盘城为汉代储备粮秣的仓库,是玉门关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以前,张建军和陈万英还是敦煌市漳县村的农民,收成不好时,一年连500元都挣不到。那时,玉门关正在申遗,正需要招聘文保员,这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转机。经过面试、审核、培训后,张建军和陈万英带上换洗衣服和锅碗瓢盆来到大方盘城。刚来,他们就傻眼了:茫茫戈壁望不到头,一口12平方米的窑洞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桌子,四周风声呼呼。白天防游客破坏,晚上还要面对野牛的“突然袭击”。工作也不简单,“那时候没有设备,我俩一人站一边,来回跑着看,全靠喊”。

      “没水没电没信号,像与世隔绝一样,只想跑。”陈万英说。直到2018年,文物部门在保护范围内装上了围栏,张建军和陈万英才睡上了安稳觉。如今,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石明秀介绍,基层文保员就像文物保护的“末梢神经”,有他们扎根在文物周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有了底气。

      (《新华每日电讯》6.13 何问 郎兵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