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打通异地就医报销“堵点”

    《 文摘报 》( 2021年06月22日   02 版)

      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便民利民。其中,医保经办服务和费用结算是推动异地就医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不过,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和医保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异地就医仍面临诸多不畅,如系统网络不通、医保刷卡频繁报错;当出现不畅时,不能及时确认问题出在哪一环节;找不到专业人员解决问题。

      这些“堵点”影响了患者异地看病报销,致使其异地就医时医保卡无法使用,医院不能获取病人信息,入院、结算业务长时间无法办理,甚至出现尚未结算但系统提示已经结算等情况。

      系统频繁出现故障

      异地就医结算的不顺畅,主要表现在平台数据库异常、跨省办业务时网络卡顿等方面。

      据了解,2019年,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医保局曾给出时间表,争取2020年年底地方完成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21年实现医保信息系统的全面联通。专家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各地基础信息仍不统一,切换医保系统时,容易出现平台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

      缺乏业务操作指引

      事实上,不只是系统卡顿,异地就医结算还常出现出了问题无人解决的情况。“平台功能操作多是医院自己摸索,问题反馈后时常得不到解决。”近日,广东某市医院负责办理相关业务的陈英抱怨道,当地医保平台接入省医保平台后,由于缺乏操作指引,相关业务难以办理。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惠元认为,各地医保政策存在差异,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起付线等有所不同;备案信息、结算费用、费用信息、费用分割等方面流程较多、操作复杂,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多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这对医保经办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部门跨地区经办协同待加强

      “异地就医经办表面上是个技术问题,但要确保报销畅通,需要制度的互认统一与公共服务平台经办体制、硬件设施的统一。”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翟绍果认为,异地就医尤其是跨省异地就医,执行的是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报销政策,一般就医地医疗资源更丰富、医保目录范围更大,如果与参保地待遇差别过大,也会因待遇核算、权益记录等方面冲突,造成结算不畅。

      专家分析道,目前经办服务体系尚没有完全理顺。“备案、转诊、就医、结算等环节本应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但却可能因管理体制与经办体系不统一被分割,使得异地就医结算不能真正发挥其便利性。”

      对此,专家建议加强多部门、跨地区的经办工作协同,包括就医地、参保地、定点医药机构等多平台的工作沟通与协调,医保、卫生等多部门也需加强业务工作机制协同。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待遇清单制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的质量,从根源化解经办过程中衔接不畅的问题。

      (《工人日报》6.7 朱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