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我是谁”之问:移民的身份认同难题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27日   03 版)

      多年前,我到约旦的Wadi Rum沙漠旅行。那里远离俗世,适合清谈。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和Errol的谈话,这次对谈让我首次集中思考了identity(身份)的问题。话题起因是一句最简单的“你是哪里人”。对于我的这一问题,他给了我一个复杂的答案。

      他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很简单,就是我从伦敦来。我生在伦敦,长在伦敦,在那里受的教育。但是经常的,当人们问我这个问题时,他们真正想要问的是,你的祖籍在哪里?你是哪一代的移民?所以,我给你的答案是,我从加勒比来。

      Identity这个问题,在中国时我是很少想到的,但在族裔来源多元化的伦敦,这是一个常见但敏感的话题。移民,第一代第二代甚至更长久的移民,他们的文化特性来自哪个国家?混血儿们,他们的文化根子属于哪里?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

      Errol是1960年代英国出生的第二代加勒比移民,聪明好学,先后在伦敦大学和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物理学位,现在是欧盟航空项目的政策研究员。在加勒比移民的黑人孩子中,他的成功非常稀有。所以可以想象,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要冲破很多成见和阻碍的。冲破身份的阻碍,和冲破种族歧视是两个概念。Identity从内部出发,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以及阶级和文化的定位。Errol要冲破的,一是他自己传统社区对他的定位,摆脱所谓“过去式定位”,才能达到新的自我认识。接下来,还要让他的新的圈子接受他的新的定位,即达到“未来式定位”。

      事实上,移民的传统文化非常难被在异国他乡出生的第二代理解和接受,他们也常常缺乏接受的动机与需求。我见过一些二代移民或是混血儿完全拒绝父母文化的例子,也见过这样的孩子被同时灌输多种文化而越来越困惑矛盾的例子。要挑战定位危机,达到清晰的自我认识,需要慢慢走向成熟且强大的内心。

      海外华人的奋斗和抗争,同样是为了要在自己本土(母国)文化和移民融入中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而在伦敦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中,不执著于假设和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文化特质,而是打开眼界成为一个“国际公民”,也许才是真正的自我解放。

      (南方网 5.20 陆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