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方政府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战略实施和项目落地彰显了数字化进程对城市治理转型升级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大脑被提上了城市治理的发展日程之中,成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新工具。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
当前城市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高密度、职住分离等现象导致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足,同时还可能面临着一系列外部风险的冲击。传统依靠经验驱动的治理手段和行政管理体系,在应对以上挑战时面临着两方面困境:有限理性约束和碎片化结构。
第一,地方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一方面体现为城市治理者对城市问题本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最有效处理方案的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数据信息掌握程度,传统行政管理体系中,数据往往来源于统计部门得来的年度数据和有限的月度数据,而城市治理中的决策往往要求高效可靠,信息和数据的不足与延迟会对决策产生严重影响。
第二,城市治理结构的碎片化。嵌入在行政体系中的治理往往面临着数据、权限和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以及不同区域的碎片化问题,比如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就涉及职能部门、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这种碎片化问题容易带来整合性决策的巨大交易成本,还可能面临背弃、协调、分配等风险挑战。
因此,城市大脑的出现就是要解决城市治理中这两个核心障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治理手段和决策依据进行不断优化,强化不同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打破碎片化这一现象,克服政府的有限理性,实现正确、充分和及时治理。
(《北京日报》5.24 锁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