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22日 星期六

    宋朝叫卖堪比音乐节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22日   05 版)

        宋朝酒楼里的伙计和说唱女子

        前几天,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段关于宋朝叫卖的视频,由著名艺人王力宏讲述:宋朝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小商贩最注重吆喝,不仅都有一副好嗓子,还能即兴填词演唱,卖包子的唱“包子令”,卖饮料的唱“甜水令”……假如穿越宋朝,处处都是美妙动听的市井吆喝,就仿佛置身于音乐节。宋朝商贩叫卖,真的是这样子吗?

        报菜名也像唱歌

        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

        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至于“关扑”,则类似于有奖促销。譬如说,小贩把货物摆在你面前,旁边放一个轮盘,轮盘上画着各种小动物,他把轮盘转起来,让你用飞镖去扎。扎到狮子,几文钱就能买一只大烤鸭;扎到别的动物,只能用正常价钱购买。

        不同行业的小贩会用不同的唱词来吆喝,同时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关扑”。转轮盘扎飞镖是一种关扑,掷骰子看点数也是一种关扑,让你掏出三枚铜钱一起扔,根据铜钱的正反面来定价钱,也是宋朝常见的关扑形式。

        小贩吆喝像唱歌,饭店的伙计报菜名也像唱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您下馆子吃饭,点了几样菜。小伙计听您点完,转身面向后厨,扯起嗓子就唱,把您刚点的所有菜品一五一十唱出来。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大师傅听完唱词,立即给您做。

        平平常常说话,没有用唱腔表达吸引顾客。从语速上讲,唱比说要慢,这样报菜的时候可以给顾客一个反应时间,菜报完了,客人也想明白要点什么菜了。从音高上讲,唱比说要响亮,把客人点的菜一一唱出来,客人能听清有无错漏,同时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和切墩儿的也能马上得知,需要给客人准备哪些东西,而不必让服务员捧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跑到后厨去送。

        从市井到皇宫

        不夸张地说,宋朝服务员的这种本事,一点儿也不亚于柳三变、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等大作家。优秀的作家可以“即席赋新词”,一边喝酒聊天,一边随手创作出新的曲调和新的唱词。而优秀的服务员呢?瞬间能用合辙押韵方式唱出各种菜肴的组合,脑子不敏捷行吗?

        宋人笔记里提到,宋仁宗在位时,有个姓杜的宫廷艺人,专门搜集街巷小贩和饭店伙计的唱腔,据此创作了一套乐曲,名叫《十叫子》。顾名思义,那应该是来源于市井叫卖的十种曲调。宫廷艺人是给皇帝服务的,为啥要从市井叫卖里寻找灵感和挖掘素材?因为宋朝的皇帝也喜欢听叫卖声,唱腔优美的叫卖声。

        南宋文献《武林旧事》记载,每年八月十五晚上,皇帝带着嫔妃们在宫里赏花灯,一边看灯看烟火,一边让临安知府从宫外挑选市井小贩。时辰一到,小贩们提着篮、推着车、挑着担,穿得漂漂亮亮,乌泱乌泱进皇宫,在一大片空地上摆起摊来,各自叫卖各自的货品。怎么叫卖?当然还是唱。

        皇帝和妃子们成了顾客,循着唱腔去买东西,或买小吃,或买首饰,或买宠物,或买玩具。这些高级顾客不仅给钱,而且打赏,谁的唱腔好,谁的东西地道,谁就有可能挣到大钱。譬如说卖烤串儿的,在外面一串只能卖一文钱,在宫里一串却能卖到一两银子,进宫吆喝这么一回,转眼鸟枪换炮,从某小贩变成了某员外。

        口号就是宋朝版嘻哈

        宋朝人爱唱,也爱说唱,有些吆喝未必是舒缓悠扬的唱,而是节奏很快同时又合辙押韵的说,类似于现代版的嘻哈。《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过生日,每喝一杯酒,都要听宫廷艺人来一段嘻哈。当时的嘻哈,叫做“口号”。

        古代中国所谓“口号”,绝对不是慷慨激昂的现代口号,而是像诗一样朗朗上口,可是又不像诗词那样严守格律的韵文,简言之,就是顺口溜,就是莲花落。像这样的口号,通常由翰林学士之类的文官提前写好,交给宫廷艺人背熟,在皇帝喝酒时成篇大段地背出来。我们熟知的那些宋朝文豪,像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人,包括出身豪门并且与后宫嫔妃有来往的大才女李清照(李清照有一个远房亲戚是宋高宗的妃子),都为皇家撰写过口号。

        公元1143年端午节,李清照写了几首口号,全是五言诗:“意帖初宜夏,金驹已过蚕。至尊千万寿,行见百斯男。”这是献给皇后的,祝皇后早日给宋高宗生出皇子。“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这是献给嫔妃的,祝三宫六院的妃子都能得到宋高宗的宠幸。

        想象一下,宫里举办端午宴会,宋高宗与娘娘们饮酒吃粽子,宫廷艺人一会儿说唱一首口号,而幕后创作者却是我们的才女李清照,是不是觉得特别欢乐,有一种反差萌?

        (《北京青年报》5.13 李开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