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球鞋身价暴涨,“炒鞋热”等消息不断见诸媒体。价格暴涨是否意味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本土品牌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
首先,商品是否卖得贵与品牌价值的大小不划等号。消费者愿意优先购买某个品牌的商品,是因为该品牌为客户提供的价值相比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商品价格短期内的过度炒作反而会伤害品牌价值,因为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支付虚高的价格,甚至不得不接受更差的服务。品牌培育难收一日之效,需要久久为功,最忌短期行为。
其次,中国本土品牌需要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品牌都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两种资源。
纺织业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较早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低端制造环节的国际转移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纺织业进入了跨国布局的新阶段,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重点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技术中心、设计中心,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向产业链的组织者、高端价值链资源的掌控者升级。
最后,培育无形资产需要建立激发人力资本创造性的机制。品牌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并不依托于生产线、厂房等物质资产,实际是企业在多年研究和服务消费者的过程中,积累诀窍、技能、组织惯例,形成的把握用户价值诉求、进而提供相应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无形资产本质上不是制造,而是“智造”,需要激发人的创造性,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找出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最佳途径。这要求人力资本必须主动牵引物质资本,主导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且能够参与未来企业超额收益的分享,这种超额收益源自市场对品牌价值的认同。
(《社会科学报》5.13 刘明宇 陆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