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18日   01 版)

        5月11日,备受瞩目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生育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初步汇总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七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低生育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首先,无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其“生活账本”都是沉重的。在北京打拼8年多的吴一,在双方父母催促下刚刚生完二胎半年。半年来,一家6口挤在6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中的小摩擦以及经济上的压力,让她身心俱疲。目前公婆的退休金加上夫妻俩的工资,几乎全部用于每月家庭的基本开销。吴一曾想过做全职妈妈,但想想每月的开支就打消了念头。而在湖南常德,27岁的陈晓明有个两岁的儿子,每月上早教班、日常吃穿用的花销在5000元左右;在西北县城工作的一位父亲称月工资只有3000元,每月给孩子的花费至少1000元左右;湖南怀化一所乡村小学教师黎女士说,孩子不到3岁,每月至少得花去工资的三分之一。她和爱人达成共识,养一个孩子就“压力山大”,不能再生了。

        其次,生下孩子没人照看,也是很多年轻夫妻共同的焦虑,很多城市的托育机构供应明显不足。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家庭的婴幼儿照顾方式仍旧以父母和双方长辈照顾为主。因此,不少老人无奈地为第三代牺牲了清闲、独立的退休生活。天津一家大型驾校教练说,近年来招收的学生中不少是60多岁的爷爷、奶奶。“刚开始我也纳闷,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车?后来一问才知道,为接送孙辈方便”。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进入了低生育意愿的时代。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说:“农村夫妻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面临更大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传统生育文化已经改变,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观念在淡化。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生育成本的考量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因素,还包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随着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生育意愿不断下降,生育时间不断推迟。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宁吉喆表示,“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以前多生一个孩子,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但今天,那双筷子变成了“金条”做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构筑一个生育安全和生育关怀的社会公共政策体系。”应建立与现行政策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在优化生育政策和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过程中,对与新生育政策相违背的内容进行修订。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毛锦凰认为,国家应尽快完善幼儿阶段和学前阶段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同时,逐步完善二孩生育补贴政策,从生育补贴、抚养补贴、生育女性医疗补贴、延长法定生育假期、收入补贴等方面统筹完善。

        (新华社客户端5.12 白佳丽 张文静 刘芳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