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
渔父从屋中出来,用手掌做遮檐,挡住了强烈的阳光,四下张望了一遍。虽然只是初夏,但太阳整日照着,山上的树木丛草全都枯死了。汨罗江静静的,好像所有的生命都已经死灭了。
渔父侧耳听了一下,混沌中好像有一种持续的高音,但是分辨不出是什么。他在屋角阴影里坐下,打开了葫芦,喝了一回酒,坐着,便睡着了。像一个婴孩,在天地合成的母胎里蛹眠着。
楚顷襄王十五年五月五日。屈原恰巧走到了湘阴县汨罗江边渔父的住处,房子是河边的泥土混合了石块搭成的。土砖造的房子和渔父邋遢长相有一点近似,都是土黄灰白混混沌沌一堆,分不清楚头脸。屈原走来,猛一看,还以为那渔父也是用泥土堆成的。直到他听到了鼾声——那鼾声是间歇的,好像来自一个虚空的深谷,悠长的吐气,像宇宙初始的风云,忽忽地,平缓而安静,一点也不着急。山野林间无所不在的蝉则是高亢而激烈的,持续着不断的高音。
渔父从懵懂中昏昏醒来,他觉得那持续不断的高音吵噪极了,有一点生气,不知道这些虫子为什么要那样一点不肯放弃地叫啊叫的。他一身汗,湿津津的,半梦半醒中看到一个人。一个瘦长的男人,像一根枯掉的树,脸上露着石块一样的骨骼。有趣的是,他的头上、衣襟、衣裾都佩着花,有靡芜,有芷草,有鲜血一样的杜鹃,有桃花,柳枝。渔父在这汨罗江边长大,各种花的气味都熟,桂花很淡,辛夷花是悠长的一种香气,好像秋天的江水。
“你一身都是花,做什么啊?”渔父好像问了一句,糊里糊涂又睡着了。
屈原在水波中看了一会儿自己的脸,这样瘦削枯槁,形容憔悴,这张脸随即被水波荡漾弄得支离破碎。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珮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歌唱了起来,手舞足蹈,许多花朵从发上、身上掉落下来。
渔父听过军士们的歌声,是秦将白起进攻楚国京城郢都时的歌,军士们手操刀戟戈矛,雄壮威武,歌声十分嘹亮。郢都后来被秦兵破了,老百姓扶老携幼往南逃亡。渔父坐在山头上,看强盗们劫夺老百姓的衣物。老百姓也彼此争吵,男人殴打女人,女人殴打孩子。因为长久的饥饿,他们把年幼的婴儿像烤一只乳猪一样烤食。
“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屈原又唱了一遍。
白花花的阳光,使一切影像看来都有一点浮泛,仿佛是梦中的事物,历历可数,可是伸手去捉,又都捉不住。他头上身上的花飞在空中,花瓣并不向下坠落,而是四散向天上飞扬而去。
烹食婴儿的人们围在火光的四周,露出贪馋迫不及待的表情。
“郢都破了呢!当兵的都被活活坑杀了,一个坑一个,像萝卜一样,埋到颈部,喏,这里……”这人用手在颈部比画了一下,又说,“所有的气都憋在头部,下不去。头被气鼓起来,变成一个紫胀的大球。眼睛也凸出来了,然后大概五六个时辰,眼球就‘啵’一声暴了出来。这人就完了。”
渔父笑了一笑,他坐在山坡上,太阳极好,他看见吃完婴孩的百姓,把火灰踏灭,便又上路逃亡去了。紧接着几天,是楚国阵亡的兵士们列队从山坡下过。他们还走去江边,在浅滩里洗他们的脖子。因为头已经被砍掉了,那脖子洗着洗着,便流出血来,流成长长殷红的一条,在江水里像一条红色的丝绸。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那花在空中散开,像战场上的血点,装饰着华丽的天地。屈原也追上去,跟那没有头的年轻男子说了一会儿话。他们对答着有关人死亡以后,好像出了家门回不来的感觉。据说,屈原是这一天死的。跳完了舞,唱完了歌,披头散发,一身凋败野花的三闾大夫,爬在江岸上,哭了又哭。哭得汨罗江都涨了潮,水漫向两边,连山坡的坡脚都被淹住了。
渔父一觉醒来,吓了一跳,他的酒葫芦漂在水面上,摇啊摇的,像一只船。屈原的身体随水波流去,可是水势并没有停止,继续向两岸坡地淹漫。
屈原听到的最后一首歌是渔父沙哑的声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的歌随着屈原的死亡在民间流传。此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聚在江边野餐,吃包好的粽子,都会谈起传说里那一个爱花的男子的死亡,以及渔父最后唱给他听的歌。
歌词其实很简单,大致是说:“江水清洁,我就来洗头发。江水浊污,我就洗洗脚。”
不知为什么以后的文人加注了许多牵强附会的隐喻。
(《传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