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08日 星期六

    自我监测有助减肥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08日   06 版)

      减肥令不少人头疼。而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可能会改变一些人减肥的思路。

      自我监测健康数据更有助于减肥。斯坦福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米歇尔·帕特尔等人通过对以自我监测的方式干预减肥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超过70%的研究中,监测能够帮助成功减少体重。

      在这些监测手段中,有网站、移动应用、可穿戴设备、电子秤等多种工具,而主要的监测内容包括体重、饮食和锻炼的情况。从研究数据来看,同时监测多种健康数据的情况更为普遍,只有11%的干预中只监测了一种健康数据。而时间上来看,以日为间隔每天监测的情况最为普遍。

      这些帮助人们进行自我监测的方式,为什么就有助于减肥呢?

      便利性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这点从监测设备的效果对比中就可以看出,研究中发现,越频繁地监测自己健康数据的人体重减得越多,而相比用传统的手写记录等方式监测自己锻炼和热量摄入,用数字设备监测健康数据的话,人们的参与度更高。这意味着,人们有更高的频率会意识到自己今天的锻炼情况、热量控制情况,并将自己今天的情况与自己理想的目标进行对比,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锻炼数据为例,诸如手环、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不需要人主动去做记录,即便忘记了今天的减肥锻炼计划,它们也会自动地记录一天的运动量,只要适应了携带它们,其他正常的生活不会被打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心理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凸显。它指的是万一减肥后又反弹了会怎么想。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成功保持住减肥效果的人来说,他们一旦偏离了体重管理的轨道,更可能会给自己积极的鼓励,更多地考虑过去的成功,而非自暴自弃。

      对于减肥,一些人容易走两种极端,一方面觉得减肥是耻辱,只有减到自己理想的体重才接纳自己。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效果不佳或者不相信自己能减下去就完全放弃减肥,从而以逃避关注体重的方式。这就使得他们很难有一个好的心态来长期进行体重管理。

      自然地面对自己的体重,以自己所能接受的频率,尽可能频繁、轻松地监测自己的体重和健康行为,正是养成良好体重管理习惯的首要一步。

      (《南方周末》4.22 王江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