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为何解放战争仅三年就取得彻底胜利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20日   06 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从根本上打倒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但归根到底是一点——民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败。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时,蒋介石在国内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中国也因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东方主战场而为世界瞩目,成为五大国之一。当时,长期遭受战争灾难的全国人民十分渴望和平,但蒋介石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决意内战,首先在全国人民面前输掉了道义。

        全民族抗战时期,西南、西北之外的全国大中城市沦入敌手。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获得了中国战区的受降权,在调遣军队向解放区进攻的同时,派遣大批的“接收大员”前往各大中城市“接收”。由于政治腐败导致官僚机器贪污,这些“接收大员”到沦陷区之后,不是安抚长期受到日伪摧残的民众,而是趁机大肆搜刮,劫收横财,时称“五子(位子、金子、房子、车子、女子)登科”,使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加剧了民心的丧失。1945年9月27日的《大公报》发表社评说,这种“接收”“几乎把京沪一带的人心丢光了”。

        蒋介石不但在国民党内搞个人独裁,而且顽固地坚持一党专政,拒绝给人民群众基本的民主权利。彻底堵死了由各党各派与其共建联合政府之路,不但为中国共产党所坚决反对,也遭到了中国民主同盟等中间党派的拒绝,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完全陷入孤立地位。

        战争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抗战胜利前后,蒋介石虽然取得了大量的美援,但这些援助无法支撑他如此大规模的内战,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只能通过加紧对人民的搜刮,使人民群众负担繁重的苛捐杂税。由于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其必然站在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广大农村,不要说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就连减租减息都做不到,农民日益贫困,为解决战争所需的兵源,国民党都不得不采用“拉壮丁”这种极其拙劣且容易失去民心的办法,其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农村的地主、富农理论上应是蒋介石的支持者,但正如陈毅所说的,“他们反对土地改革,但不一定都拥护蒋介石”。因为蒋军多是南方人,而解放区多在北方,“他们把解放区一概认为匪区,到处奸淫烧杀,对地主、富农更凶,因为地主、富农的女人更漂亮,财产多,房子多”,因此,真正拥护蒋介石的地主、富农并不多。在城市,由于蒋介石顽固地坚持内战政策与独裁专制统治,引起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严重不满,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此起彼伏。为了应对长期战争所需的巨额经费开支,国民党政府滥印钞票,造成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般民众可谓苦不堪言。

        由于失去民心,国民党内的正义人士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也日益不满,导致内部人心不稳。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就有国民党将领果断地举起义旗,投入人民革命阵营。在每次大的战役中,几乎都有国民党军的战场起义或投诚。这些国民党将领之所以起义投诚或以各种方式为我党提供帮助,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心向背的重要。

        反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就在于顺应了民心。抗战胜利之时,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向全国各阶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内和平的诚意。在重庆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了重大让步,获得了全国各阶层的理解与同情。与国民党“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清正廉洁,上下团结一心,而且想方设法为群众谋利益。特别是确定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三大经济纲领,在解放区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让解放区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使广大农民意识到自己翻身做了主人,要保护土地改革的成果,就必须积极参军参战,这就把广大农民与解放战争密切地结合起来,为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深厚的人力物力资源。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不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稳定了广大民族资产阶级。总之,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充分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真理。

        (连载十九)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