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程十发的家国意识和乡土之恋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15日   05 版)

        程十发

        今年,是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先生诞辰100周年。我拿出一份珍藏已久的发老自述,静心重读。年华留痕,岁月存念,这是一份很有思想含量、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与社会认知的手稿。望着隽秀清丽的笔迹,记忆氤氲着曾经的时光,心怀敬意。

        一

        那是在1994年金桂飘香的9月,国庆45周年前夕,我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记者,前去吴兴路发老的寓所采访。当我架好录音话筒后,发老以一口带有明显松江口音的普通话,动情地娓娓道来:

        “在四十五年前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我只有而立之年,现在我也已经(是)七十岁的老翁了。在四十五年以前国家贫困,我这个美术专门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总是找不到一个职业。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进了国家的出版社才有工作和学习的。后来进了上海中国画院工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当上了画院院长,全国政协七、八两届委员,以及得到各种表彰。我目睹着特别在‘文革’以后,祖国的经济文化取得各方面成就,真是一日千里。而且特别使我感谢党和政府及社会上对我的关怀培养,我有生之年一定对社会多作贡献。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国庆之时,使我自己鞭策自己,用行动来庆祝伟大祖国母亲生日。程十发,一九九四.九.廿三。”

        二

        程十发1921年出生,大名潼,小名美孙。父亲程欣木是位儒医,能画善书,亦喜好盆栽,他的一些文朋艺友时常来家中雅集,挥毫泼墨,使年幼的程十发耳濡目染。中学毕业后,在亲友们资助下,他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一人生抉择,由此决定了程十发的未来。

        年轻的程十发在海派画坛脱颖而出。1956年,程十发参与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工作,并成为专业画师。当时能入院的画家,都是海派书画的大师名家、精英新锐,如丰子恺、吴湖帆、刘海粟、贺天健、王个簃、朱屺瞻、沈尹默、唐云等。

        程十发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在现实中发现美的艺术家。1957年,他去彩云之南采风,傣家的景色,白族的民风,景颇的舞姿,为他提供了创新灵感和变法媒介。他切身感受到这是新时代、新社会才出现的新气象、新景观,“笔墨当随时代”。于是,构图新颖、造型独特、色彩明丽、气韵生动的人物画《小河淌水》在他笔下诞生,标志着在当代美术史上“程家样”画风的问世。

        程十发十分喜好民间艺术,尊重民间艺人。他认为松江的农民灶画就很有特色,用笔质朴,用色大胆,装饰性很强。原始岩画中的大角岩羊,原始彩陶上的变形鱼,汉画像砖上的杂技艺人、鹿、鸟等,都被他拿来作为创作的参照物。毕生“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的程十发,很有开放意识、变通认知及熔铸能力,他很早就开始学习与参照国外的艺术创作,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代表人物颇为关注。他对国外的木版画、铜版画也颇有研究,如荷尔拜因、丢勒等。因为版画主要靠线条来造型,无论是粗犷还是细腻,其表现性都相当准确、干净,尤其是德国的丢勒,他的人物刻画及场景营造是相当精湛生动的。

        三

        命运在敲门,时代在抉择。“文革”后,为了把损失的年华补回来,程十发相当勤奋地挥毫泼墨。一直坚信生活是艺术之师的他,1978年又到广西龙胜地区深入生活。从《屈子行吟图》《东坡拨琴图》《箜篌引》到《春秋图》《游园惊梦》《金玉满堂》等,代表“程家样”经典风格的精品力作惊艳画坛。

        1980年,由北京荣宝斋和日本西武百货公司主办,在日本东京举办了《程十发作品展》,那优美的造型、飘逸的线条、缤纷的色彩、雅致的情韵、盎然的诗意,令日本美术界为之震撼。

        关于艺术创作,他曾有这样生动的讲述:“我也像造房子,自己四十年来给自己盖了一间房子,也十分艰苦。我像蚕做茧一样,不是在房子外面砌砖头,而是站在房子里面砌砖头,总算屋顶有了,四面墙也已经砌到最后一块砖头,我松了一口气祝贺自己的工程完工,但我砌在房子里出不来了,只有把一部分的墙拆去,我才能生活下去,我拆除了旧的房子,又想从头学起,准备造新房子。”

        1984年,程十发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虽已过花甲之年,但为重振画院,他请老画家们多创佳作,提携中青年画家。为了推动海派书画事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经典参照及理论研究,1996年,他将收藏的122件宋元明清字画无偿捐给画院。2004年,他又将收藏的历代名画及创作的书画精品80件无偿捐给故乡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由此完整地彰显了一位书画艺术大师的家国意识和乡土之恋。

        (《解放日报》4.5 王琪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