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木匠奇人李文涛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06日   08 版)

        木匠李文涛在展示他的作品

        木匠李文涛有绝活。身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密云干了53年木匠,不用螺丝不用胶,单凭一块木板就抠出结构精巧的折叠桌椅;细致的木条层层叠叠,他全凭榫卯搭出的六角亭模型稳如磐石;会走的木牛在他手中栩栩如生。

        然而,现实挺残酷:愿意出价、认他手艺的客人并不多。不过最近他似乎有点看开了:有没有人买、能不能赚钱,那都是次要的,能让更多人把这东西拿起来看看,看完觉得挺有意思,这就够了。

        乡间有奇人

        冰河刚开,还未到农忙时节。“突突”的摩托声中,好客的村民将记者载至李文涛家院门。院内一座木亭,三间瓦房,一条老狗,几只山鸡,余下便是四处堆放的木条、木板。主人一头乱发,一脸淳朴。一支烟,一杯茶,一聊就是一下午。   

        李文涛家在十里堡镇靳各寨村,村里人都叫他老李。老李今年72岁,最拿手的是“瞎掰”。此“瞎掰”非彼瞎掰,也叫“鲁班枕”,是过去木匠的看家本事。一块硬木板,不用一根钉子,也不能拼接,只是通过锯、凿、刨等手法制作。完成后用手掰开,就是一个能折叠的小板凳。传说过去的木匠学徒,必须学会做鲁班枕才能出师。    

        做“瞎掰”的木头不能有疤裂,最好是老木头。如果是新木头,则需用盐水煮上72小时,把木头中的水分挤出来,再阴干后才不会开裂、变形。用铅笔在木板上画线时,木匠要把平面的方格想象出立体的样子。沿着方格交错地抠出三角形,只要足够精确,木板就能折叠起来,就像十指交叉的样子。制作时,必须全神贯注,只要稍有疏忽,哪怕只错了一凿子,整块木板就会报废。    

        要是他玩视频网站,就会知道一些和他相仿的民间艺人制作鲁班枕的过程被传到网上,频频引人惊叹。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山东艺人王德文,被不少网友称作“当代鲁班”。可惜老李至今没有接触过视频网站。

        老李从前拜过师,做“瞎掰”却是自学成才。儿时,他在姥姥家见过这个稀奇玩意儿,一见就迷上了。可这项手艺在当地失传已久,怎么做他只能自己琢磨。没有凿子,就用家里的铁勺。没有锯子,就从废品站淘来半截锯条。木工活讲究心无旁骛,做起工来哪知昼夜。研究了一天一夜,他还原了“瞎掰”的制作手艺。    

        那时还是1966年,“瞎掰”的手艺仅限于自娱自乐。直到2005年,当时的密云县文化馆馆长突然找上门。他这才知道,自己竟是全县唯一会做“瞎掰”的木匠。在县里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瞎掰”传统技艺被列入市级非遗,老李作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也申请了国家专利。

        不止“瞎掰”,榫卯的手艺老李也没落下。他家院子里杵着一间结构复杂的六角亭,全凭榫卯搭建,从亭下向上望去,繁复的梁架层层叠叠。这也是老李闲来无事时的作品。据他说,他搭建六角亭的榫卯技法还是来自红螺寺。1972年,他曾参与拆除红螺寺大雄宝殿。尽管心里不是滋味,但拆除过程中,每一处木架结构他都牢牢记住了。凭借那时边拆边学的积累,他能全凭榫卯,搭出结构精巧又稳如磐石的六角亭。

        没落的手艺

        木工是项正在没落的手艺。今日不同往昔,老李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拜师,在全村都是大事。    

        大队里唯一的木匠姓王,在第二生产队,李文涛所在的第三生产队犯了难。平日里钉猪栏、修木板车,大多由年轻的李文涛做。简单的还能应付,可搭房梁、做家具、修农具这些稍复杂的活计,每次都得从二队专门请王木匠。三队队长寻思:小李聪明肯干,每次王木匠来都在旁边帮忙,要不让他拜个师吧。    

        拜师不是小事。“小李给您当学徒行不行?”队长先问王木匠。王木匠同意了,再回生产队开全体会议,举手表决。自己生产队里通过了,二队还要开会。二队的人怎么知道李文涛是谁?好在他父亲是当地几个瓦匠之一,在二队也有些名气,这才表决通过。拜师那天,李家提了一盒糕点、两瓶二锅头,风风光光地办了拜师仪式。    

        学徒三年,李文涛很快开始独当一面。初时活多得忙不过来:每年一开春,就得修理或新做农机、农具以备春耕。家家户户要是上梁盖房、赶制家具,都得喊老李去。要是突然赶上谁家有丧事,那就是急活,得放下手上的活计,赶紧把棺材给人家做出来。    

        队里养猪,猪栏也要找他修理。到了冬天农闲,生产队还搞着采石的副业。密云多山,他们把从山上采下的石头运往当地火车站,作为建材送往北京城。牲口拉车运送石料,特别费板车,修理木板车也是老李的工作。可以说,那时全村大小事务大多靠老李的一双巧手。    

        可后来,木工的手艺在村里渐渐没落了。过去村里盖房,封顶也叫上梁,要特意挑选日子,隆重地请木工师傅帮忙架上房顶的大梁。对大梁的木材用料要求甚高,最次也得是直径40厘米的大松木。相比之下,钢筋就便宜、轻便多了。老李这个木匠的家,还是村里第一个用钢筋盖房的。那时,他托了在矿上做工的兄弟,买了三根钢筋。小货车拉着钢筋一荡一荡地进村,村里人看了指指点点:就这也能盖房?不多久,老李凭着扎实的手艺,在全村开了用钢筋盖房的先河。

        耕地也慢慢换上了拖拉机。起初,队里只配备一台手扶拖拉机。拖拉机只用来拉货、搞副业,根本不用它干农活。直到1977年,大队用上了第一辆55型拖拉机。从那以后,生产队里农机、农具越来越少了。    

        再后来,室内家具也开始流行价格实惠的人造板材。几块胶合板快速拼装,方便又廉价,他也不得不承认,板式家具真的挺好。

        只想听声彩

        16年来,痛快的交易老李一共就做过两三笔。一次是2013年,一个买家看上了自家一把黄花梨木的雕花“瞎掰”凳,木材好,做工也考究。买家问价,老李想了想说:“最少不能低于1万元。”    

        “你别后悔啊。”买家也不还价。“不后悔。”老李说。   

        买家从院门出去,到车里拿了钱就摆到他茶几上,说:“钱是你的,凳儿是我的。后悔赶紧说。”老李一点也不后悔,买卖做得心里舒坦。不是图钱,就图人家认咱这门手艺。    

        另一次,是从深圳专程前来的买家,挑了三个“瞎掰”,说是替老板买回去用作展品。再有一次印象深的是在北京地坛公园参加展会,总共20几个“瞎掰”,卖了2万元。除此以外的交易都不太痛快。甚至有人问他:枕着“瞎掰”睡觉,能治颈椎病吗?老李生气了:不能!    

        2016年,有家文化公司找上门来,签了3年的代售协议,当场拿走了5个“瞎掰”。后来他才知道,这3年间代售的文化公司总共只卖出了一把椅子。这些年,也有几家玩具厂商来找他咨询合作,可一算成本,就都没了下文。

        老李到现在也没正经收过徒。曾有人问过收徒的事,可一开口,便问他每月能开多少工钱。做“瞎掰”自己都养不活,怎么给人开工钱?老李也就没再想过收徒的事。两个儿子其实从小耳濡目染,都会做“瞎掰”,手艺还都不错。可大儿子在朝阳做服装设计,小儿子在密云做旅游服务,都比做木匠赚钱。    

        近几年,李文涛有点看开了。有没有人买、能不能赚钱,那都是次要的,能让更多人把“瞎掰”拿起来看看,看完觉得挺有意思,这就够了。    

        特别是最近,他认识到,也不是非得买木器才算认可他的手艺。2019年秋天,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邀请他,给初中生们上了一个学期的非遗课程。从切白萝卜学起,他教学生一步步做“瞎掰”。“学生们真聪明,都学得可快了。”这让他觉得,自己甚至有些超额完成人生目标了。   

        他特地跟记者说起,三天前有一家人突然来敲他家门,说是在网上看了他的报道,就想来看看“瞎掰”长什么样,是不是真的。临走,还问他小孩能不能以后来跟他学学。“我都欢迎啊。”他笑着回答。

        (《解放日报》3.27 肖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