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育人如琢玉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01日   06 版)

        1911年,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次年,便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音乐和图画。在这里,他等来了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两个学生:丰子恺和刘质平。

        李叔同每周教一次钢琴课,授课时他先弹一遍做示范,然后学生去练习。一周后学生再弹给他听,他称之为“还琴”。第一次上他的钢琴课,琴没有“还”好的,就是那一届担任级长的丰子恺,弹得乱七八糟。与他的图画相比,实在逊色多了。

        李叔同不仅是识器的伯乐,更是一位雕琢璞玉的大师。作为级长,丰子恺要经常向先生报告班上的重要事务。在一个仲夏夜进行的简短汇报后,李叔同轻松两句话,便点透了丰子恺一生的道路:“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的学生,你以后可以……”聪明的丰子恺从此决定一生与笔墨为伴。

        而对音乐资质最高的刘质平,李叔同却用了很特殊的教化方式。在一个积雪如毯的隆冬,刘质平刚刚作了一首曲子,便踏雪去向先生请教。李叔同拿着曲谱细细阅过,抬头道:“今晚八点三十五分,去赴音乐教室,有话讲。”到了晚上,刘质平冒着狂风暴雪来到音乐教室门口,发现早有人的足迹通向室内,而教室的门却是关闭的。他不敢轻率推门,礼貌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教室里的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李叔同拿着金表走出来,认真地说:“时间无误,你饱尝了风雪之味,可以回去了。”

        李叔同不仅仅是考验学生是否守时,更是考验刘质平面对暴风雪的不畏难情绪,拥有这些素质,美玉方可雕成器。

        (《人民政协报》3.25 沈治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