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长高,有不少认识误区,家长们一定要“避坑”,别给孩子帮倒忙。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虽然身高和遗传有密切的联系,但遗传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身高。孩子的身高60%~70%跟遗传有关系,剩下的30%~40%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
误区二:男孩没有变声,女孩没来初潮,长个空间还很大。
变声和月经初潮的出现,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到青春期的中后期,身高突增高峰已过,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骼生长区已经趋近闭合。一旦闭合就意味着,孩子的身高增长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
误区三:孩子现在挺高的,以后一定也很高。
如果孩子还没到青春期,突然“蹿个儿”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龄快速增长,不干预的话会提早闭合。通常早发育的孩子比正常孩子的生长时间要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
误区四:孩子现在矮,可能是晚长,以后就长了。
晚长的孩子,在正常儿童进入青春发育的年龄时,没有生长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长或生长速度减慢之后,他/她却出现“蹿个儿”的情况。家长不要盲目认为孩子是晚长并一直等待,否则拖到孩子10多岁才带孩子就医,可能为时已晚。想要知道孩子是否存在晚长的可能,需要到医院咨询检查。
误区五:服用增高类保健品。
增高保健品最多只有轻微促长作用,可能对于部分饮食习惯不良的孩子能起到部分营养的补充作用,但对于正常孩子通常收效甚微。
孩子生长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下三大“法宝”可以帮助孩子长高:第一,多加强运动锻炼,特别是拉伸、弹跳类运动;第二,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三,合理搭配饮食。
(《人民政协报》3.17 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