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借新疆问题抹黑中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7日下午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涉疆问题时,王毅提到,法国有一位作家叫维瓦斯,他写了一本书名为《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用自己两次亲赴新疆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繁荣稳定的真实的新疆。他在书中明确表示,正是那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在杜撰抄袭中以讹传讹。
在新疆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
年近八旬的马克西姆·维瓦斯是作家和记者。在法国图卢兹一家电台做主持人并开设文学专栏,也是法国《大晚网》负责人,已经出版20部著作。2016年5月24日至6月初,中外媒体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新疆展开,维瓦斯和来自日本、英国、法国、泰国、马来西亚等20个国家的媒体总编、记者走进新疆。这是维瓦斯第一次去新疆考察。
“我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参观了城市、学校、工厂,走访了很多人。”他说,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新疆一片欣欣向荣,农民获得很多实惠”。他走访的几所学校里,都采用双语教学。这次走访之后,维瓦斯意识到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与中国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2018年,我和我的伴侣再次走访新疆,两次旅行间隔整整两年,我看到新疆地区取得的巨大进步。”维瓦斯说。
维瓦斯坦承还没看到全部,“但我没有扭曲或掩盖我所看到的任何东西”。“我在两次新疆之行中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我在书中展示了中国政府是如何采取严厉措施防止发生更多暴恐袭击的。与法国的一些媒体不同,我没有隐藏自己所见的东西,也没有试图去对我的所见进行‘修补’。”
为了出版《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维瓦斯与出版商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确认数字、信息源、细节,保证内容的严谨、准确,这与一些西方媒体的胡编乱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维瓦斯引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信息循环流通”概念指出:“西方记者在不确认信息正确与否的情况下,相互摘抄,然后政客们听闻记者所言,很快也使用统一口径,谎言在不断重复之后,变成了‘真相’。”他在书里建议读者亲自到新疆走一走,这样才能看到真相。
维吾尔族人受虐影像大多在外国拍摄
西方政客抹黑中国新疆的最新言论是新疆存在所谓的“种族灭绝”。2月18日,美国新闻调查网站“灰色地带”报道称,美国政客的言论和多家西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依据都只有一个单一来源——德国右翼宗教极端主义者阿德里安·曾茨(中文名郑国恩)2020年6月发表的一篇报告。该报告滥用、捏造数据,编造故事,手段拙劣。
维瓦斯直言:除了去过新疆的人之外,其他所有人的观点和文章都在重复阿德里安·曾茨,以及由美国中情局资助的非政府组织人士所说的话。曾茨公开发表过维吾尔族工人通过鞋子求救的假新闻推特。他在推特中展示了一只贴着便条的鞋子,上面用英语写着“我是维吾尔族奴隶,救救维吾尔族人”。维瓦斯指出:“这些话用十分标准的英语写成,既然维吾尔族人不懂普通话,怎能写出如此标准的英语?”“推特图片中的鞋子品牌仅在越南制造,显然这是杜撰的故事。”
假新闻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维瓦斯说,维吾尔族伪证者在到达西方国家后,受到金钱诱惑,刻意制造了受虐的假新闻。国际上被大量传播的维吾尔族人被打、受虐照片及录像,大多是在菲律宾、尼泊尔、越南等地拍摄。更有甚者,有的“受虐者”其实是由演员假扮的。
写书写成了“敢死队员”
维瓦斯站在了几乎整个西方社会的对立面,这是需要勇气的。出版《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这本书时,他也犹豫过。在他生活的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有一家书店是法国四大书店之一,店里关于中国的书籍几乎都在反华。他自称为了写这本书,成了“敢死队员”。他也告诫自己,不能在其中犯任何细微的错误,以免被别人抓住把柄。
由于法国新闻出版界普遍情绪是抨击中国,在当地找到出版该书的出版商很难。“幸运的是,法国哲学教授索尼娅·布雷斯勒了解新疆,她也为法国谈论新疆的方式感到震惊。因此,她创建了‘丝路出版社’,就是为展示真实的中国提供空间。”
维瓦斯这股打假劲头从何而来?
1942年,维瓦斯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曾从事人机工程学工作,临近退休时才转行为作家,并逐步进入媒体界。他55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巴黎布鲁恩》,灵感就来自青年时期邮件分拣员的工作经历。书中讲述了一名年轻的邮政工作者的生活以及罢工经历,因其反映的现实主义问题而获得法国的罗歇·瓦扬文学奖。此后,他一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致力于揭露真相。
西藏也常被西方拿来反华。2010年,维瓦斯以媒体人的身份与其他几位法国记者一起去了西藏,正是那次考察颠覆了他对西藏的认识。回到法国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西藏的文献,撰写出版了《达赖喇嘛:并非如此禅》一书,揭露了十四世达赖喇嘛长期以来在西方传播谎言、造谣惑众的伎俩。
对于受到的种种责难,维瓦斯说:“我的书在事实层面无懈可击,所以我无所畏惧。”
(《环球人物》2021年第6期 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