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苦苦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无效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等人。中共中央得知消息后,经过认真的研究,提出应抓住西安事变的有利时机,将局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为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张、杨的邀请,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等前往西安,和张、杨一起同蒋介石及南京方面的代表谈判。蒋介石终于承诺“停止剿共,联红(军)抗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西安事变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逼蒋抗日”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蒋介石是国民党最大的实力派,中国抗日如果没有蒋介石集团的参加是难以想象的。问题是经过长征,虽然红军的骨干力量得以保存,但人数大减。如果没有张学良、杨虎城的配合,对于顽固反共的蒋介石来说,要使其停止对红军的进攻,转而同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应该承认,蒋介石也有意抗日,但他骨子里坚持反共,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在抗日与反共的问题上,他并非不抗日,但一直是反共优先于抗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他要“安”的“内”,既有共产党问题,也有地方实力派问题,但共产党问题更重要。特别是1936年夏解决“两广事变”后,长期向他挑战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和广东军阀陈济棠等西南地方实力派表示服从南京政府领导,他认为地方实力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红军经过长征减员严重,又到了西北贫瘠之区,现在完全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共产党问题。
应当说,三支主力红军会师前后,共产党的生存发展遇到诸多的困难。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时,仅剩不到八千人,由原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组成的红十五军团也只有七千余人。不久,红十五军团并入红一方面军序列。随后,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开展扩红筹款和抗日宣传,部队有所发展。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将台堡和会宁分别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时,红二方面军约有一万人左右,红四方面军原本有三万余人,三军相加应在六万人左右,当时陕甘宁根据地地广人稀、贫穷落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既要面对尾追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随时可能对红军的“围剿”,又要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当时中共中央已做了万一陕北不能坚守而再次转移的打算。
然而,仅过了一个月,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从而结束了近十年的国共内战,实现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的目标,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虽然此后蒋介石在联共的问题上有所反复,但国共第二次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西安事变不但是国共合作走向共同抗战的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转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西安事变的结果使蒋介石被迫停止了全国性的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也使中国共产党渡过了十分困难的阶段,随后迎来了抗战中的大发展。 (连载九)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