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内部到底有何玄奥?
考虑到博物馆的特殊性,首博东馆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参照大兴机场隔震模式,在首博东馆主体建筑的242根柱子下安装了隔震支座。这相当于把建筑放在了隔震平台上,一旦遇到地震,能有效缓解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保障文物安全。
首博东馆建设办主任张宇透露,首博东馆主楼内将建起一座8000平方米左右的文保实验室,实验室集文物保护、修复为一体。
在内部设计上,首博东馆优化了空间分布,整座博物馆分为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两组相对独立的建筑,主楼主要布置文物、进行展陈;观众服务大厅则包括社教空间、灵活开放空间等区域。进入博物馆后,噪音会被控制在安检区内,随后进入的观众共享大厅相对安静,而最后进入的主楼则保持绝对安静。这样就实现了博物馆功能性分区,也让观众从户外喧嚣到安静观展有了层级渐进。此外,首博东馆的两组建筑之间还将设置一条水街,观众穿行时,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水街在夜间同样开放,可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博物馆”。
“首博东馆50%以上的面积都将向观众开放。”张宇说,为了将一层最好的空间留给观众,他们特意将办公空间设置在了地下。
(《北京日报》2.25 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