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3月09日 星期二

    六类老人不适合独居

    《 文摘报 》( 2021年03月09日   04 版)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据临床经验,当老人出现以下6种情况时,则说明不再适合独自生活,需要跟家人同住,甚至需要专业医师帮忙。

      爱忘事、迷路 随着年龄增长,爱忘事是正常现象。可有一些遗忘是认知障碍的表现,比如频繁忘记带钥匙、记不清早上吃的什么、从常去的公园或超市回家多次迷路等。这些都提示老人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独居时可能会发生忘记关煤气灶等危险情况。这需要到老年病科或记忆门诊请医生判断老人情况。

      性格改变、行为怪异 有些老人会出现频繁购买保健品、经常被人骗、收集囤积废物、穿着邋遢等情况,甚至有些老人性格发生改变、行为怪异。对此,家属常常认为老人糊涂了。其实,这些表现往往提示老人自我照料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力等方面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经常不开心 老年抑郁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多老人不一定会出现典型的情绪低落,而只表现为不聪明、反应慢、睡不好或反复躯体不适等。因此,如果发现老人有以上问题,则不要再让老人单独居住,应持续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帮助老人维持心理健康。

      没力气、易跌倒 肌少症和衰弱症是危害老年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跌倒与肌肉减少息息相关。很多独居老人因居家跌倒后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避免让行动不便的老人独自在家。

      患有多种慢性病 很多老人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容易发生漏服,出现不适症状。如高血压未得到控制导致头晕、患糖尿病老人胰岛素或降糖药计量不准确而诱发低血糖、心脑血管病高危老人可能突发心脏病或睡梦中出现脑梗等情况,身边需要有求助对象。

      体重下降明显 老人对体重变化关注较少,且长期存在慢性疼痛,容易忽视肿瘤初期的一些信号,导致发现时往往处于疾病晚期。因此,如果发现老人短时间体重下降明显,应该及时就医,查找原因。

      (《保健时报》3.4 马宗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