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降脂药,它主要降“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是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基石。
口服他汀类药物后,药物首先在胃肠道内溶解,并吸收进入血管,然后通过血管统一运送到肝脏里。在肝脏内,大部分他汀类药物要经历两个过程。
一是“变形”。一些他汀类药物只有通过“变形”才能有活性,发挥降“坏胆固醇”的作用。二是“降脂”。降血脂的过程在肝脏中进行,因为胆固醇在肝脏中合成,他汀类药物必须进入肝脏才能发挥降低“坏胆固醇”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经历这两个过程后有两条途径排到体外。一是进入胆囊,随胆汁进入肠道,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另一个是随血液进入肾脏,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这两条途径中,随粪便排出是大部分他汀类药物的排出途径,只有少量他汀类药物随尿液排出。
健康的肝脏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很好,但若已有慢性肝病,需谨慎选择他汀类药物。
所有他汀类药物都是用较小剂量时更安全,剂量过大,发生肝损害的风险明显增加。一项研究显示,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可能更安全。服用三种药物治疗16周,匹伐他汀所致肝酶增高的患者比例最低,比阿托伐他汀少50%。
肾病患者可选择经肾排泄百分比小的他汀类药物,但无论选择哪种药物,都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大河健康报》2.26 胡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