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菜板有害”的说法确实事出有因。国家质检总局曾抽查过浙江生产的13批次食品包装用塑料膜(袋)及菜板产品,合格率仅六成左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部共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塑料菜板占了3批次,而且均为“蒸发残渣”问题。
那么“蒸发”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残渣”呢?专家提供的解释是“乙酸、乙醇和正己烷”。这些检测指标均为考核塑料制品在接触水、醋、酒、油等厨房烹饪调料时可能析出的化学物质及析出的含量。析出的这些化学物质越多,污染食品的可能性就越大。
塑料菜板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聚丙烯,在用料时均有严格的安全指标规定和要求。问题出在一些生产厂商上,他们为增加塑料菜板的硬度,也就是平常家庭主妇们常说的“耐用”“耐新”,常常过量添加碳酸钙、滑石粉等作为填充料,甚至掺入回收旧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则有可能导致化学物质析出。
塑料菜板只要严格把牢用料关、投料关,就不会“有毒有害”。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可掌握一些诀窍,如看颜色是否均匀;闻气味是否刺鼻或异常;摸产品后看是否有粉末沾手(超标添加滑石粉和碳酸钙就会出现粉末)。此外,在使用时也应尽量不切斩过烫过热的食品。
(《大众卫生报》2.25 王同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