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田知生
“疲劳会在肌肉中越积越多。乳酸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物质之一,只要能清除乳酸,就可以消除疲劳。”直到21世纪前几年为止,这种观点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持续使用肌肉确实会导致乳酸堆积,出现“腿都抬不起来了”“浑身无力”等情况。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运动量没有像运动员那样大到产生乳酸堆积的程度,却仍旧感到十分疲惫。这样看来,我们不能将所有疲劳的原因都归结为乳酸。运动医学界的最新观点认为,除了肌肉,神经失调也会引发疲劳。
我们的脉搏、呼吸、消化等身体在无意识间进行的动作都是由自律神经掌控的。自律神经包括白天活跃的交感神经和夜晚活跃的副交感神经。白天是促进活动的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夜晚则是促进休息的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这个系统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的。但压力过大等情况可能会使自律神经失去平衡,导致人体出现体温调节失衡、血压上升或呼吸紊乱等现象。自律神经失调最初体现为“亚健康”状态,也会带来疲劳感,如果一直放任不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就有可能演变成疾病。
中枢神经是身体的“司令部”,负责给各个部位下达指令。当我们想活动手或脚时,需要通过大脑和脊髓中的中枢神经与手或脚中的末梢神经进行团队协作,才能实现想做的动作。然而,体态变形会阻碍“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的协作。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发出的指令不能准确地传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身体也就无法自如地活动。于是,身体会将这种“沉”“乏累”的感觉反馈给大脑。随后,大脑感知到身体的乏累,人就产生了疲劳的感觉。
大多数感到疲劳的人处于自律神经和中枢神经失调的状态。神经的司令部是大脑,所以我说“疲劳的原因在于大脑”。要防止出现这种大脑疲劳,我尤为注意的是体态的变形。
体态出现了扭曲和变形,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就无法准确地传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了弥补体态变形带来的影响,我们还会去做一些别扭而费力的动作,导致原本很简单的活动也会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一直坚持别扭而费力的动作,会使体态的变形越发严重,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会陷入“坐着不动腰也会酸”“只走几步路腿就抬不动了”等状态。因此,我得出了一个定义,即“容易疲劳的身体=体态变形的身体”。
(《斯坦福抗疲劳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出版 程雨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