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20年特斯拉市值远超丰田公司。此外,数家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股价在海外资本市场也站上风口。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有泡沫又怎样?就应该让战略新兴产业有长期泡沫。”
诚然,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新能源车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能背离其基本业绩。不管是一辆车都没卖出,仅有高科技噱头,还是频频遭遇消费者投诉被监管部门盯上陷入品控旋涡,新能源车产业背后的风险隐患都需要投资者和消费者擦亮眼睛、认真思量。
汽车产品不同于一般消费品,技术集成度高,与公共安全息息相关。从技术研发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的泡沫多源于自夸式描述。例如,“量产后续航里程能达到惊人的公里数”等套路。然而,实验模拟续航成绩对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具有风险的数据。还有厂家善于玩弄画饼充饥的伎俩,把技术研发当期货卖,透支品牌信用营造资本和技术泡沫。
多年前,有地方曾搞出“加水就能跑”的氢能源汽车闹剧,足以证明在资本、土地、优惠政策等诱惑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领域很容易催生出泡沫,进而裹挟资本产生更多泡沫。这些泡沫,值得监管部门警惕。
(《瞭望新闻周刊》2021年第6~7期 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