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隐喻源自人们的生活经验而引发的思维联想,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英语中和“牛”有关的词较多,因为畜牧业是英国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英语中的cow和bull分别指成年母牛(奶牛)和公牛;ox则指被阉割过的公牛,性情相对温顺。还有其他词如heifer(未生育过的小母牛)、calf(小牛犊)、cattle(表复数意义的牛的集合名词)等等。
除基本意义以外,这些词语还用于表示隐喻的情感和意思。比如,英语中带有bull的习语很多,用法常和鲁莽愚笨、有攻击性、胡言乱语等意义相关。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公牛),指举止粗鲁莽撞、招惹麻烦的人;like a bull at the gate (像门口的公牛一样)形容做事凶悍草率、欠缺规划。另外,a load of bull (一担公牛)和a cock-and-bull story(公鸡和公牛的故事)都指谎话、胡言。cow和ox在一些习语中也带有“笨拙”的隐喻含义。
相较于英语中这些略显负面的牛的隐喻,中国人赋予了牛很多美好、积极的情感,这源于牛在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隐喻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但不同国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体验也有共识。比如英语和汉语都有将牛和高大、强壮、有力、信心等引申意义相关的表达。例如bull market(牛市)指股票行情稳步上升的势头,汉语也有“牛高马大”“九牛二虎之力”“牛人”等相似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也都有将“牛”和执拗、倔强、“慢吞吞”相联系的隐喻含义。这些相似的表达体现了隐喻的跨文化性,反映出人类共享的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光明日报》2.21 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