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2月25日 星期四

    人类语思认知的五次突破

    《 文摘报 》( 2021年02月25日   07 版)

      语思可定义为语言和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方式,及有语言性思维方式参与的认知。由此,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之外,还存在第四类语思文化。语思在历史上发生过四次突破,以此作为标准,可以把人类大历史分为五大时期:前语言准文化期、语言文化期、文明期、理性文化期、科学文化期。目前正在酝酿第五场语思突变:人工语言思维革命。它会把文化引到第6阶——AI文化期。这六个阶段,实际上代表着逐渐增强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

      语思的四次突破,就是四场认知革命。第一项突变是有声语言的诞生,它使人类思维可表达化。第二项突变是书面语即文字的诞生,它使得有声语言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时空超距性。第三项是逻辑思维的诞生,逻辑是对自然语言的操控甚至改造,以提升语言的置信度。顺着这条路产生的人工语言(符号逻辑、几何、数学等各种形式科学)是语思文化,也是人类文化最精彩的有意识的演进,它使得思维条理化,甚至可算法化。第四项是实证理性认知的诞生,它和逻辑思维一起引爆了科学革命。

      人类有了语言,进步就不再是自然演化,而是文化的演化。语思文化分期大致对应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分期,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语思第1、2阶即前语言准文化期和语言文化期之间有条分界线,即12万年前到7万年前之间产生的有声语言,这是大历史的第一个分节点;制度/精神文化分期对此不敏感。物质文化随语言出现而有一条相应的界线:在混合语时代人类有天敌;到有声语时代,人类成为自然界之王。

      第二,物质和制度文化在1.2万年前有个分节点,即新石器和农业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语思文化对此不分期。农业产生很难说是革命,它没促成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变,也没促使新制度和新观念诞生。这是一个定居和财富、人口增长的漫长过程,直到6000年后才迎来语思第3阶。

      第三,语思第3阶即文明期由文字定义,它是文明的区别特征,而属于制度文化的国家是伴随特征。物质文化方面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精神文化方面一神教和轴心时代的出现,要比文字晚一至三千年。物质和精神文化很难用来定义这一段时期。

      第四,语思第4阶即理性文化期是以逻辑思维为标志的纯粹理性时代,从2300年前到400年前。

      第五,第5阶实证理性时代,从物质和制度文化来看,变化目不暇接。而从语思文化看很清楚的一条脉络是:实证理性认知观先是在科学界取得主导地位,然后逐渐蔓延到社会各界。

      第六,第6阶人工语言思维即AI期正在萌芽,它的到来将把人类引向目前根本无法预测的境地。引领者必须要对科技伦理有预案。

      (《社会科学报》1.28 朱晓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