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需从规模导向和静态效率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导向,“稳规模、提质量”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利用外资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工业利用外资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值得关注:外商直接投资日益青睐服务业,总体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去工业化”倾向;外资企业尚未有效嵌入和链接我国本地产业链,本土制造仍然处于外资企业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利用外资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东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占比保持在85%左右,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重没有明显提升。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有效提升我国工业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突破口。
“十四五”时期,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来源、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是推动工业更好利用外资的主攻方向。
一是适当调整引资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外资企业的产值不应该再成为关注的重点,需建立科学的引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引资项目与产业升级目标的契合度。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引资项目的产出效益,还要关注项目的产业链嵌入度和产业创新带动力。同时,切实引导利用外资工作从“引资”向“引智”转变。
二是促进利用外资区域均衡发展。要加快优化中西部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特别是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提升内陆自贸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引导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是积极推动外资来源地多元化,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
四是推进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相关制度的细化和落地。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是成熟市场经济体的通用制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对关系到我国产业链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十分重要及必要。
(原题:《“十四五”时期提升工业利用外资水平的主攻方向》)
(中国经济网 1.29 刘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