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位快递员工评高级职称”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留言:“快递小哥当教授”“行行都能出状元”“送快递也要最强大脑”……
获评职称的圆通速递员工金龙,并非我们频繁接触的快递配送员,而是从韩国忠北大学博士毕业的快递高级工程师。
和奔走在街头巷尾、跑赢“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小哥”职责不同,“高工”金龙“跑”的是数据、模型和算法,坐镇后方为“快递小哥”们乃至整个物流网络担任智囊,探索快递服务最优解。
海归博士“跑”快递
十几年前的金龙很难想象,国内的快递物流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那时,在延边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赴韩国攻读研究生。
早发展一步的韩国快递业,已从单纯依靠人力,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型。2007年博士毕业后,金龙进入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工作,主攻物流数据研究。
“韩国的快递物流业发展得比国内早,那时候在技术上比国内更成熟,对科研的需求也比较大。”金龙说,他在韩国时就研究过RFID设备(射频识别技术),如何借助RFID技术在装车、卸车时合理利用资源是当时的研究课题之一。
有一年,研究院承接了邮政领域的科研项目,中韩两国邮政部门交流频繁,金龙因此接触到很多国内的同行。“和中国同行交流,感觉就像家人一样,而且我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国内的快递行业发展非常快,机会很多。”虽然已经靠自身技术优势在韩国过上体面的生活,但金龙一直在寻找回国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国内快递业正经历着由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行业发展共识,对快递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2016年,圆通速递向金龙递出“橄榄枝”,他欣然应允。从此,金龙搭上了国内快递行业科技创新的“高速列车”。
2017年2月,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同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圆通速递牵头承建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揭牌。金龙成为骨干力量,带领团队围绕“互联网+技术”开展创新研究。
修炼物流“黑科技”
2016年回国加入圆通后,金龙首先投身到用来提高货物转运自动化水平的“四合一RFID隧道机”项目。
金龙研究的这个设备能够实现包裹信息识别、计重、计泡、计费同步完成。来自各地的包裹,只要在传送带上经过这个多功能“隧道”,就能自动完成信息录入、分拣和计费。依靠人工手持扫描仪,一个个录入包裹信息已成为过去时。从2019年4月隧道机验收上线至今,金龙还在带领团队持续试验、完善性能。
此外,快递面单信息OCR(光学字符识别)识别平台、人脸识别无人取件闸机系统……金龙和团队研发出一项项“黑科技”,让包裹更快飞驰。
金龙用“迅猛”形容国内快递业的发展。“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比如我刚回国的时候,主要解决如何从人工分拣转向自动化分拣,之后是解决如何处理和利用快递产生的大量数据,满足信息化发展需求……而且不同阶段切换得很快,不断对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快递行业50%以上的成本都来自运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时效,这些都需要5年到10年的长期发展规划。”金龙说。
这位腼腆不善言辞的朝鲜族“理工男”,在谈起快递技术时却滔滔不绝。在他眼里,如今中国的快递业早已不是单纯靠“把快递小哥困在系统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正在强力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智慧物流”,并且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不拘一格挑人才”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快递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快递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跑快递”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新职业。
早在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快递工程技术人员就与快递员、快件处理员一道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其中。2018年,国家邮政局在7省(市)进行试点,加快推进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2019年,上海市首次评定快递中级职称,金龙就在其列;2020年,为加快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海建立高级职称申报“直通车”制度,符合条件的金龙通过评审,成为上海第一位快递“高工”。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峰介绍,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在快递行业的成功应用,是上海人才制度的一次大胆创新尝试,让原本无规可依的民营企业在职称评定方面能对业绩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比照同类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我特别感谢这项政策。”金龙在采访中反复强调。除了有关待遇上的提高,他十分看重从中获得的职业认同感,认为自己评上高级职称有着“重要示范作用”,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快递行业中来,并且长期投身其中。
“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总能很快见到成效,一名技术人才至少要在行业里工作6年到7年之后才能有相关的技术产出,职称评定能提高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他说。
不仅是快递,随着越来越多新职人怀揣热情投身蓬勃发展的新经济,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将继续烧旺这团对职业的“热火”,给新时代的“三百六十行”提供“行行出状元”的土壤。
(《新华每日电讯》1.21 张拓、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