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很多人对于雾化治疗“情有独钟”,同时也对雾化有许多疑问。
雾化和口服药、静脉输液给药、肌肉注射给药一样,都是给药方式的一种,可以将药物变成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小颗粒或者是小液滴,药物随着患者呼吸进入肺部和呼吸道。
雾化可以准确地作用于病变的肺部和呼吸道,所以药效又快又好。因为是局部用药,所以用药的剂量也少,对全身的副作用较小。雾化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急性喉炎、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等。
雾化的过程,是通过专门的雾化装置,使药物形成小的微粒,直径在2~4微米,可以进入小支气管或肺泡,但有少数直径比较大的颗粒不能进入下呼吸道,而残留在口腔。
雾化后在口腔残留的药物颗粒对口腔局部有一定的刺激。如果长时间吸入糖皮质激素,残留的糖皮质激素颗粒有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甚至导致声音嘶哑,所以建议做完雾化后马上漱口,小婴儿可以马上喝水。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由于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在雾化后可能出现口腔干燥,因此雾化结束后也可以马上喝水,来缓解不适。
在雾化吸入治疗前,建议患者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及食物残渣。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时候,患者需要进行慢而深的吸气,这样可以使雾化药物吸入更深,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应该每天现配制。在雾化吸入治疗后,尤其是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后,要及时漱口,以减轻对咽喉部的刺激及副反应。
(《当代健康报》2020.12.24 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