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结构性危机推动西方民粹主义威权化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05日   03 版)

      民粹主义本身就是危机的产物,西方民粹主义浪潮的勃兴是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为标志达到高潮。当下,在疫情时代的重重危机中,民粹主义不仅没有消退,反而不断演进,发展成一种威权民粹主义。

      威权民粹主义不是威权主义与民粹主义的简单相加。虽然民粹主义因其大众民主的价值观而为人熟知,但威权主义、强人政治从来都是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之一。

      民粹主义的左翼强调国家扩大福利、救济失业和保障公平,其右翼则要求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维护本民族利益。疫情危机为民粹主义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全面合流提供了机会,威权民粹主义的形成对西方民主的制度体系与价值体系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民粹主义向威权化演进的背后,是西方社会正在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危机。自由民主制度由两套不同但相互联系的制度设计组成,但由投票选举、体现民众意志的政治秩序构成的民主部分,正在挑战和削弱由法律规则、限制权力的宪政秩序构成的自由部分。人们看到,由民主方式选出的一些政党领导人,运用了民主的合法性来削弱自由的制度基础,挑战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日益走向威权主义。

      在民粹主义向威权化演进的过程中,国家内部的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越演越烈。民粹主义是一种反抗政治,产生于结构性的社会冲突,其左翼指向纵向的阶级冲突或贫富矛盾,其右翼指向横向的种族矛盾和族群差异。由于20世纪末以来左翼阵营的日渐衰微,右翼民粹主义得以甚嚣尘上,将反对经济不平等的左翼议题融进对抗性的身份政治之中,突显了族群差异的文化政治。可以想见,国家内部的族群分化与冲突将消解社会包容性和国家凝聚力,使得固有的系统性顽疾更难化解。

      (《瞭望》2020.12.28 林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