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模型师老原儿:干货,请查收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05日   08 版)

      “关注模型师老原儿,身边的知识,我用模型做给你看。”这是老原儿常在视频结尾时说的台词。尽管短视频里的他戴着大眼珠特效的眼镜,但是有些粉丝光凭声音也能认出曾经常常在电视里出现的老原儿。

      老原儿,原名宁原,80后科普类节目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原来如此》节目中出镜10年。他30岁离开央视创业,因疫情原因,今年开始投入到短视频制作当中。

        “负压救护车”

      疫情是老原儿踏上短视频制作的主要原因。原先需要依托团队和大型的设备,以及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的电视台项目被迫停滞,老原儿的收入因此中断。“什么项目能够完全依靠自己完成”,是他在疫情初期一直思考的问题。

      短视频,是他找到的答案。“我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验,我爱人在央视也有八年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有明确判断。大项目都停滞了,我们不能继续浪费时间。我们需要去探索短视频行业。”老原儿分析道。

      关于短视频的内容,老原儿首先想到了模型制作。他曾在央视负责电视化的视觉表达工作,使用模型讲述故事的思维一直都没有忘记。“结合我多年在科教频道制作电视节目的经验,模型的讲述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比较讨巧的翻译语言。它把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或是看不见、说不清又摸不到的东西,进行视觉呈现。这也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时,常做的训练。”

      老原儿发布了他的第一条抖音视频——抗疫神器“负压救护车”。不过,这一条视频内容并不是他们原本计划发布的第一部作品。

      就在第一条视频准备发布的前几天,老原儿在去工作室的路上,突然看到自家小区门口有救护车。当时正是疫情的敏感时期,业主群顿时喧闹了起来,许多人以为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然而,老原儿根据自己当时看到救护车是开着窗户的,立马判定这不可能是疫情专用的负压救护车。

      尽管老原儿科普节目经验丰富,从来不缺选题,但这件事启发了他,“我突然觉得,观众的误区可能是更需要进行科普的地方,所以,我立刻重新制作了一系列的小视频,去讲解负压救护车的知识。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从传统媒体思维转变到短视频的传播思维。以前节目的制作是,节目想跟大家说什么就去做什么。而短视频的传播,并不是把现有的长视频剪成一个个短视频就行,更不是去给大家灌输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而是站在观众的角度讲述他们需要的知识。”

        “食指意外烫伤”

      看过老原儿视频的观众,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原儿在视频里总是戴着一副大眼球动漫眼镜呢?

      其实,自打2020年3月老原儿筹备视频制作开始,他们第一个月发布的所有视频内容全都是凌晨两三点才完成拍摄,“我在晚上的整个状态都是垮掉的,拍摄效果特别不好。所以,我感觉戴上大眼球的眼镜之后,人会显得精神一些。后来,这个夸张的眼镜元素本身,跟我的模型风格和符号很搭配。因此,我的所有视频中,都保留了这个元素。”

      熬夜制作模型也给老原儿带来了一定的危险。那是他刚开始更新视频的一个月,已经得到了四五万粉丝的关注,“当时觉得粉丝关注量很好,应该给大家一点儿福利。当时正好刚做完关于小龙虾的科普,很多人留言说想看关于螃蟹的知识,我们就计划五一期间更新。可是,晚上制作模型时,我有些走神儿,左手食指碰到了一千多度高温的热风枪口,立刻烫了一个巨大的泡。当时我就觉得完蛋了,螃蟹的内容肯定更新不了了,特别惋惜。”2020年5月2日凌晨,老原儿更新了一条视频,告诉他的粉丝们原定的更新计划无法完成了。

      不过,遗憾的同时,老原儿也收到了不少粉丝的支持和留言。众多留言中,老原儿发现人们对于烫伤的误解有很多。

      “虽然粉丝是关心,但是他们说的一些建议和方法可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抹牙膏、抹酱油等民间的偏方。突然间收获了这么多‘错误示范’,我全部记录下来了,再根据问题去归纳——烫伤后的水泡是怎么来的,怎样处理这个越来越大的水泡才正确,水泡烫伤以后怎样才能不留伤疤……我当时一边举着手,另外一只手在黑板上记录,捋出了一大堆的问题。从那天开始,我每天记录我的手恢复的情况,找专家和医生咨询相关的处理方式。”老原儿笑着讲道。

      经过正确的处理,老原儿烫伤的食指在第五天时已经完全恢复。他开始制作了自己的食指烫伤模型,录制了上下两集视频,一集讲解水泡是什么,另一集说如何处理才能不留疤,并把大家提供的偏方进行解读。最终,视频获得了66万的点赞,3万余条评论。而那只罪魁祸首的螃蟹,在2020年10月份被老原儿带去参加了《快乐大本营》。许多粉丝看到节目之后,还特意跑去留言:“就是这只螃蟹,让老原儿烫伤了手指!”

      就这样,从2020年4月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模型师老原儿的抖音账号已经有数十万的粉丝,这给了老原儿和妻子极大的鼓励。

        “蚊子为什么总叮你”

      老原儿制作模型时,很是讲究。他总是用低成本的废纸箱、拖鞋底等废弃物制作模型,即使是在生活中讨人厌的动物或东西,如蝗虫、蚊子、耳屎……他也力求把讲解的东西都做得很可爱。

      制作“蚊子为什么总叮你”的专题时,老原儿总是专注于蚊子吸血的器官,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嘴”的部分。做完之后,他才发现蚊子整体的造型并不真实。“我发现,模型的腿没有做出蚊子本身的感觉。我脑子里又回想一下,蚊子在吸血时,腿是在空中翘着的状态。我忽略了一些特别传神的细节,不能仅仅把蚊子的嘴做得清楚就算完成了。”

      之后,老原儿通过显微镜观察,逐渐找到了正确的展示方式,改变了原先模型的腿的形状,让蚊子腿看起来更飘逸。

      “蚊子为什么总叮你”的视频是老原儿目前为止点赞量最高的作品,获得了195.6万点赞,并直接为老原儿带来了150万的粉丝。谈及这个视频,老原儿直言这是十年前的选题。他刚参加电视节目时,就做过类似选题,中间几年都会时不时再做一遍。到现在这一版本,已经是老原儿做的第6版的蚊子了。而这一次的制作,让他有着新的感慨。

      “一开始我想到这个选题,原本是要放弃掉的。因为这个内容已经讲了太多年,结论也没有改变,我当时觉得没什么可发挥的空间了。但是,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问了这么多年,仍旧在问这个问题?那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的最终结论没有深入人心。”老原儿分析道。

      他又重新查阅资料,提炼关键词,再一次编写视频脚本。

      他解释道:“如果我们站在人的角度出发,就无法去理解蚊子的行为。于是,我写脚本时,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人要去吃东西,会选择什么样的食品呢?人们肯定会选择食材新鲜、有营养、取材方便的去食用。这是我们现在点外卖和出去下馆子,最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这恰恰是蚊子在选择吸食对象时的三个考虑因素——血液新鲜、有营养、容易获取。我把人和蚊子的信息结合一下,就把大家多年来一直没说清楚的问题,讲得更明白了。”

      不仅转换了角度,老原儿还加入了一些欢乐的内容。例如,他调侃道:“蚊子爱叮的人是它认为的优质血源,这让被叮的人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同时,他还加入了大蚊子和小蚊子的配角元素,让整个视频看起来既热闹好玩儿,大家又“增长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北京青年报》2020.12.28 韩世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