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在莫高窟雕刻时光的年轻人

    《 文摘报 》( 2020年12月24日   05 版)

        在敦煌,时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时间是静止的,上千年的文明仿佛凝固在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画上;时间又是流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在这里孜孜以求,奉献青春。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被敦煌艺术所吸引,选择扎根大漠。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莫高窟人将青春留在敦煌,让风沙染白两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如今,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这里挥洒青春,书写崭新的篇章。

        8年前,硕士毕业的樊雪崧第一次来到敦煌研究院面试,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困难的时候,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戈壁沙漠中种粮,寻找锁阳、草籽等植物充饥。如今的莫高窟,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参加工作后,樊雪崧住进了一室一厅的单身宿舍,浴室、厨房一应俱全。

        硬件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生活还远远算不上丰富。每天宿舍、单位、食堂“三点一线”,下班后,除了宅在宿舍看书、上网,就是在“窟”前散步。周六周日是采购日,他们结伴坐班车下山,买零食、饮料、小家电。

        孤独,是莫高窟年轻人的日常。冬天,莫高窟的游客少了,天一暗,万籁俱寂。“遇到沙尘暴天气,沙子从关着的窗户钻进来,人一连好几天都出不了门。”樊雪崧说,“这样的日子久了,很多人见了人也不爱多说话了。”

        莫高窟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消遣方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年轻人多少带点浪漫情结。爬沙山、走孤道,从研究院到敦煌市区,他们可以徒步穿越沙漠,从早上6点走到下午1点。

        也不是没有动摇,毕竟远离城市,家人要多陪伴,孩子面临上学,这些现实的问题,年轻人也会考虑。“但莫高窟有很好的学术平台和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这是让我留下的重要原因。”樊雪崧说。

        在莫高窟第254窟的南壁上,樊雪崧一次次观看舍身饲虎的故事。壁画采用“异时同图”的形式,将所有情节置于一幅画面中。光从石窟外照进来,绚烂的颜色、严谨的构图、强烈的共情,都给樊雪崧无比的震撼。他一次次地观摩壁画,每一次都有新感受。

        壁画的精妙,在樊雪崧看来,是一种精神。

        在敦煌的岁月,樊雪崧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研究美术。在岁月的变迁中,是什么力量让敦煌艺术诞生于戈壁荒漠的深处?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敦煌美术又记录下哪些珍贵史料?带着这些疑问,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师从费泳教授。“希望为敦煌艺术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以回报历代无名工匠。”樊雪崧说。

        (《人民日报》12.13 王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