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2月03日 星期四

    影视创作如何真正贴近女性视角

    《 文摘报 》( 2020年12月03日   01 版)

        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论坛上,演员咏梅就“40+女演员”的现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工作人员习惯把她的照片修得光鲜,于是她同大家商量,能否尽量不修图,若一定要修,“能不能别把我的皱纹给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看似寻常的诉求在网络激荡出不小的涟漪。与此同时,女性独白短剧《听见她说》也带着容貌焦虑、原生家庭、大龄单身、重男轻女等一连串女性议题冲进舆论场。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的标准是什么?又是谁定义了这样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又是为谁定义的?”在《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中,齐溪饰演的女孩卸完妆直勾勾地盯着镜头,声音在摇摆中逐渐坚定:“我没有质疑高白瘦,我质疑的是‘一定’。最为包容、广阔的美,变得狭窄、单调。”当代女性质疑的不是容颜本身,而是一定要瘦、要白、要年轻的刻板标准。

        这也是短剧的核心观点。看看《魔镜》的台词:“我不完美,完美多苍白。我很完美,完美地成了我自己。”再对照咏梅的话:“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两者异曲同工:不求美得合乎标准线,但求直面真实的自己。  

        今年以来,一大批女性话题剧接踵而来,女性题材电影《春潮》更是入围金鸡奖提名名单。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女性话题影视作品的蓬勃生命力,完全出自市场需求。“理想的话题创作,应该是对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映,即便暂时无法解决问题,也能给予希望,这是话题创作内涵提升的一种表现。”他说,若探讨的重心偏离了生活诉求,便容易失了共情。

        (《文汇报》11.27 王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