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喝酒过敏,外用酒精为啥不过敏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28日   06 版)

      酒精,也叫乙醇,进入人体后转化成乙醛,因过敏体质的人体内缺乏乙醛转化酶,使它不能再转化为乙酸而排到体外,所以造成“乙醛中毒”,从而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而酒量大的人,就是因为体内这种酶多,能够迅速转化掉乙醇,才显得不容易醉酒。

      皮肤接触酒精后过敏,医学上称其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局限性非免疫机制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临床特点为皮损呈多形性,急性期可出现红斑、水肿甚至糜烂,慢性期可出现红斑、苔藓样变、角化过度和皲裂。该病由化学物质或物理损伤单次或多次作用于皮肤,直接产生的细胞毒性反应引起。虽然该病的细胞学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活化角质形成细胞通过信号转导,在调控机体对外界刺激稳态反应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刺激性化学物质通过活化模式识别受体,继而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引起皮肤损伤。酒精属于外在刺激物,它可以使表皮角蛋白变性、通透屏障破坏,从而引发皮肤过敏症状。

      由此可见,饮酒过敏和外用酒精过敏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因此现实生活中会出现有人喝酒过敏,而使用外用酒精药物却不过敏的情形。而且,外用酒精药物是否会引起过敏,还要取决于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因为药用酒精一般含75%乙醇,乙醇有易于挥发的特性,即使你对酒精过敏,短时间的接触也不一定会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但如果长时间接触酒精,皮肤就会出现皮疹和瘙痒,甚至红肿的症状。

      (《上海大众卫生报》11.17 盛平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