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19日   02 版)

        强制休假,让一部分人先休起来

        年底了,大家都很忙。这会儿没特别正当的理由,似乎大家都不好意思请假。就算领导同意了,也怕留下“不懂事”的印象。那些有假不敢休的职场人,最近有了新的希望。报道称,深圳明年起要实施强制休假制度。

        强制休假看起来很美,可是具体到不同的单位,可操作性存疑。现实面临休假难的,是很多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这些企业的老板并非故意不让员工休息,而是承担不了休假的成本。有些打工者,更在意及时拿到工资,并不关心其他员工福利。

        但这么说,倒也并不是否定强制休假制度的意义。通过法律法规的倒逼示范,总是能让一部分人先休假起来。当“强制休假”的观念逐步普及,我们所有人的权益更有可能得到改善。

        (澎湃新闻 11.11 守一)

        网络销售处方药需摒弃电商思维

        11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修改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在符合“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方调剂审核,对已使用的处方进行电子标记”等条件下,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

        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无论对于药品零售企业还是民众,都是一个重大利好,但需要谨记的是,处方药是为医疗服务的,不能简单用电商思维来对待这种新事物。

        网售处方药的很多乱象都与药品脱离了医疗、把药品看得比医疗重要有关。比如,处方药在网上搞满减促销、搭配销售,以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都是眼里有药无医的体现;在网上接单之后,替顾客找处方,是颠倒了两者的次序、让医疗为药品服务的做法。此外,卖药成为一次性买卖,也是孤立地看待了药品,没有把药品当成医疗的组成部分。

        (《北京青年报》11.16 罗志华)

        别把“禁闭挑战”不当挑战

        近日,在网络平台上有多家公司举办“禁闭挑战”,挑战者须在一个没有电子产品、没有时间信息、没有外界新闻、有卫生间但没有窗户的写字楼独户内生活满30天,并允许全程直播。如果挑战成功,就能获得5万到10万不等的奖金。

        这样的“好事”让不少“宅男”“宅女”跃跃欲试。可实际上,这钱并不好赚。一个人在没有时间信息,完全与外界隔绝,处于狭小压抑的环境下生活,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状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挑战看似简单,实则可能对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影响日后生活。有心理咨询师指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刺激下,还很有可能使挑战者患上“幽闭恐惧症”。人体极限不能“乱挑战”,更不宜以“全民参与”的形式进行,普通公众显然不具备挑战“禁闭”人体极限的能力。

        (《新京报》11.16 戴先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