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生命过程。文化和生命是紧密相联的,文化即是“人化”。“文”的反面是“质”,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化水平标志着人类告别自己本能状态、达到超越的程度。
文化的第二要素是生存困境。因为生命过程中有生存困境,所以需要文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文化”总是诞生于人类的大困境,如春秋乱世产生了诸子百家。今天我们说的文化传统,应至少有三个要素或特点,即该文化现象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以贯之的、一直发生作用的。
文化的第三要素是解释系统。以文化应付人类生存困境的方式就是提供一种解释系统。与理性的、科学的客观解释系统不同,感性的文学依靠“无解释”揭示生存困境。文化是人类以解释系统来应付自己生存困境的努力。譬如,宗教试图用一种理论来揭示生命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的转换,伦理为人类的生存划定了一定准则,使“人之有道也”。文化的审美则让生命充满情趣,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生命基本存在。
文化的第四要素是意义世界,即做出超越性的努力。例如,春天是农耕繁忙之际,人类为了自己的温饱要勤恳劳作。于是,再辛苦的春天都显得美好,人类得以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度过这个生存困境。秋天本应是最美好的季节,但文人笔下的秋天多被添加了一抹“愁”的色彩。在最难过的时候给人以希望,在最好的时候要有忧患意识。这就是文人,这就是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10.26 樊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