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华展国际公寓A座,一层窗外都有个小院子,102室窗前的花园最特别:方砖被掀掉,植物从泥土里长出。碎砖块被装在用铁丝编成的笼子里,变成了花池的矮墙。装修房屋淘汰的浴缸、马桶、脸盆都变成了花盆,养着花花草草。
花园里还自成生态。花池里有蚯蚓塔,宠物粪便、枯枝败叶,是蚯蚓最好的食物,经过蚯蚓的“消化”,原本的废物变成了有机肥,肥沃了土壤。手腕粗细的木桩垛就是花园的围墙,木桩上,藤蔓缠绕,蜜蜂、蝴蝶、蜻蜓、蟋蟀出没其间。花园通向房间的台阶下掏了洞,塞上木桩、纸板,铺上木板,成为昆虫的乐园。靠墙一侧,有个大蓄水罐收集雨水。蓄水罐旁有个堆肥箱,园林中的废弃物都被收集起来,就地发酵转化成肥料。
盖娅设计工作室的生态花园营造了两年多,组织了20多次工作坊,志愿者们前前后后用了4000多个小时。工作室创始人高健把这种营造方式称作“参与式设计”,让使用者带着自己的需求参与到设计中来,也能激发使用者自觉维护的热情,最大限度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这种方式被迅速复制,遍及全市。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屋顶,有一片美丽的花园,堆肥、种花,都由居民们亲手完成。从花园命名,就是人人参与。最终,“阳光花园”高票胜出。今年65岁的于淑梅是“阳光花匠”之一,尽管以前也经常参加社区活动,但“花园营造”给了她不一样的感受。“以前社区组织活动,时间都很短,活动结束发个小礼品,大家就各回各家了,交流很少。”于淑梅说,但花园营造不是“一次性”的,需要长期参与。每次干完活她都舍不得走,就想在花园里多待一会儿。
于淑梅还结识了新朋友——刘方和韩联平老两口。“韩老师爱好摄影,阳光花园每次组织活动他都给我们拍照,还把照片发到随手拍群里。”于淑梅说。除了学摄影,她还和老两口一起打八段锦、练太极拳,每天都很开心。
(《北京日报》11.5 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