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有个观念:将来不当科学家(泛指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或职业科研人员),今天就没有必要做科研。甚至一些老师也有这个观念。这从大学里时常有人把教学和科研当作两件不相关甚至相冲突的事情上可见一斑。
纵观国内学生(包括老师自己)的求学经历,从读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每个阶段的最大动力基本上来自于下一步的目标:下一站的入口考什么就学什么,绝不多学与考试无关的东西。读大学和研究生的出口是社会,目标是“饭碗”,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思维难免使人迫切想知道:当下的科研对未来的“饭碗”有用吗?
而科研在许多大学本来没有被纳入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至少不是必修),如果被认为没用,自然很难受青睐。笔者十分赞同学生为未来而学,包括为未来的“饭碗”而学。但未来的职业或“饭碗”究竟是排除还是越来越需要科研能力,值得尽早弄明白。
如果说将来不当化学家,今天就不必做化学研究,这问题不大。但如果说将来不当科学家,今天就不必做科研,这可以说误人误己。我们可以排除某个专业领域的科研,但不能排除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训练。拒绝科研训练,相当于拒绝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
大量关于职业及其所需技能变化的研究表明,尽管未来的工作需要的技能各种各样,但排在前几位的始终是: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性、批判性思考、与他人合作等能力。特别是,人类正在从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这些能力愈发成为自己未来的工作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护身符”。显然,这些能力都属于科研能力范畴。
(《中国科学报》11.5 文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