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军事理论中,与战备等级相对应的概念是警戒状态,细分为高警戒紧急状态和防御准备状态。高警戒紧急状态一般是针对敌方洲际弹道导弹来袭而言,意味着半小时后你就能亲眼见到蘑菇云。迄今为止,美国还从未经历过高警戒紧急状态战备。防御准备状态则要常见得多,一共分为五级。
防御准备状态体系的最低级别是五级,反映了“和平时期的正常情况”,但战略空军司令部(SAC)从来没享受过这个待遇,自成立以来,美国的战略空军部队一直保持在四级战备状态,预警机、侦察机和空中加油机每天都要巡逻。
三级战备意味着所有的战斗人员都需要集中在基地,时刻准备驾机疏散。基地的安全警戒加强,洲际弹道导弹开始加注燃料,发射人员24小时值班,导弹的空中指挥所和无线电中继飞机也做好了起飞准备。
二级战备要求战略空军“全员戒备”,所有的人员、轰炸机和导弹都要准备就绪。除了正在执行空中警戒和指挥任务的飞机,其他所有飞行都被停止,好为轰炸机部队让出航线。军官们还将向那些准备执行第一波攻击的机组人员分发作战文件,里面列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和飞行航线。洲际导弹部队将停止一切不必要的通讯,指挥官打开保险柜,确认装有导弹发射密钥和总统密码的信封平安地躺在里面,并随时准备撕开它们。
如果美军进入一级战备,轰炸机和加油机的机组人员就将坐在飞机上,启动引擎,等待起飞命令。导弹部队要在发射控制台前就位,战备状态不降级不能起身离开。用于发射导弹的发电机也要启动。核战争迫在眉睫,请尽快前去最近的避难所。
迄今为止,美军尚未进入过一级战备状态,但有过几次很接近的情况。比如在1962年10月16日至28日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武装部队,除了驻欧的美国陆军,都被命令进入三级战备状态,战略空军司令部则奉命进入二级戒备。10月22日,SAC下令B-52轰炸机进入空中警戒状态。第二天,紧张局势加剧,SAC接到命令,随时准备打击苏联境内的目标。
空军记者斯蒂芬妮·里特写道:“飞行员驾驶着满载核弹的庞然大物在空中连续飞行24小时,然后会有另一组机组人员沿着相同的路线继续飞行。”行动代号“铬穹”,目的是总是保持一定数量的轰炸机在空中飞行,以免被敌人的突然袭击全数困在地面上。局势最紧张时,随时都有65架B-52在空中待命。除了出动飞机之外,还有100多枚洲际弹道导弹处于警戒状态,等待白宫的发射命令。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发生。
中俄两国军队的战备等级,和美军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备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自新中国建立至今,曾6次启动一级战备。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中苏边界冲突,以及毛主席逝世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都向全军发出了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
苏军的战备等级也分四级。最低的是“持续战备状态”,是和平时期的正常战备状态,部队例行训练;“增加战备状态”要求全体人员归队,进行野外训练的师属单位返回驻地,审核和更新动员与应急计划,将装备从仓库中移出,并开始为归队的预备役人员准备接待点。
“临战战备状态”是二级战备状态,要求部队从驻地进入疏散或待机地域,师级部队的控制权由驻防部队的指挥中心转移到战地指挥部。有特殊技能的预备役人员回归现役,被补充进作战部队。
“全面作战状态”意味着进行全面动员。预备役人员全部归队,部队的装备也满额配备。各单位建立战时指挥、控制和通信结构,全军的疏散和动员也已完成。
冷战时代的苏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强大的动员能力令所有对手畏惧不已。最近解密的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就描述了1982年,也即巅峰时期苏军的实力:苏军能在11天内动员其全部210个师实施作战行动,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包括国内的5个空降师和驻东欧、阿富汗、蒙古的35个师一直保持着齐装满员状态,几乎不需进行动员,便可以在36到60小时内完成标准战备行动并从驻地出发;另外42个师可以在2至4天内完成动员和部署,若干华约盟国的师也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做到。在西欧方向上,苏军可以在10到11天内将第一、第二梯队的进攻部队部署到位;在远东,25个苏联师将在7到9天内准备就绪,全部56个师将在50天内彻底备战完毕。
(《vista看天下》2020年第28期 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