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警惕“白色瘟疫”——肺结核副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5日   04 版)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22名学生患肺结核的新闻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历史上,肺结核曾被称为“白色瘟疫”。现在,大家对肺结核的普遍认识往往是我国早已消灭了,只有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才流行。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 “其实,肺结核至今仍是中国所有法定传染病中,致死人数第二多的疾病。”南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田靖介绍。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菌主要侵袭肺脏。其他脏器如肾脏、肝脏、脑组织、骨关节、淋巴系统等部位也可以发生结核,但发病率明显低于肺结核。

        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轻微感染可能无症状或仅出现咳嗽、咳痰等轻微症状,不易察觉,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原学以及影像检测等手段来综合确定。

        慢性炎症是结核病的主要特征,主要累及结核所发生的器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常会出现一些较为轻微的症状,如咳嗽、发烧、盗汗、体重减轻等,可能会持续数月。肺脏系统以外的结核症状有时不典型,如喉部结核以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言语含糊等为主要症状;骨关节部位的结核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活动性疼痛等。

        呼吸道传播 肺结核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正在排菌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就会把结核杆菌散布到空气中。

        处于潜伏期的人群痰液中不含有结核杆菌,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这类潜伏性感染患者体内虽然存在结核杆菌,但不出现明显症状,可以持续一生感染而不发病,但如果不进行治疗,则有5%~10%的患者可能进展为结核病。

        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可以直接判断为活动性结核,需要立即治疗。对于病原学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只有当影像学评价、临床症状、病原学和血清学评级都稳定时可不治疗,随访观察即可,否则需要立即进行针对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经验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结核病治疗的药物有近30种,通过不同的药理学机制达到对结核杆菌的杀灭作用,可针对生长期、繁殖期、休眠期等不同时期的结核杆菌发挥作用。

        结核病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组合。结核病患者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按药量和疗程服药,严格遵从医嘱,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 世卫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140万人死于结核相关疾病,约1000万人患有结核病。由此可见,结核防控尤为重要。目前,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卡介苗,一般用于婴幼儿结核预防效果显著,对成人的保护效果不明显。

        (《人民政协报》10.21 陈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