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好处人尽皆知,可体育课却“处处碰壁”——沦为副科,经常被挤占;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连遭家长反对;无运动负荷、无战术、无比赛,“三无”体育课也无法让学生出汗。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体育中考最终的目标是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杨剑锋曾发文《最优秀的学生在运动场上》,文中指出,与国内学校仅仅把体育视为一门副科不同,英国的一些学校,体育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甚至“体育第一,学习第二”。这些学校安排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冬季主要是橄榄球和足球等,夏季是板球和划船。从另一个更主要的角度来看,中考体育分值逐渐提高直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近视率升高的现实困境。
但凡通过提高分数引起重视某个科目的做法,避不开“应试导向”的议论;而如果不重视,有些地方,体育课甚至可以不上。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表示,增加分值,让体育与语数外到同等水平,促进全社会来重视体育,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光明日报》10.29 陈鹏)